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

ID:19147927

大小:16.9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8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_第1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_第2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_第3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_第4页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作者:钟鸣,卞正乾,唐伟军,汤佳音,丁圣豪,谢辉【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体会。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为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APR根治术。其中男10例,女7例,45~82岁,平均72岁。腹部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会阴部手术按常规手术进行。结果:17例中14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术式,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术式。手术中均未行盆底腹膜关闭和结肠造口旁间隙关闭。平均手术时间为min,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

2、术后随访2~48个月,平均26个月,最长无瘤生存期48个月,造口旁疝1例,远处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无戳口和切口肿瘤种植以及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APR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的优势;术中造成的系膜裂孔和盆底腹膜均无缝合关闭的必要,但结肠造口必须严密缝合腹膜防止造口旁疝形成;会阴部手术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腹腔镜微创技术是APR手术的较好方式。【关键词】直肠肿瘤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17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为17例患者施行A

3、PR手术。其中男10例,女7例,45~82岁,平均72岁。术前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定位并取病理确诊,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cm。UICC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4例。12手术方法手术操作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制定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2]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标准。在脐上3cm处做一10mm戳孔安置30°斜面镜头,右侧脐旁腹直肌外缘做5mm戳孔安置辅助器械,右下腹麦氏点做10mm戳孔作为主操作孔,左侧内麦氏点做一10mm戳孔安置辅助器械,同时作为手术结束时近端乙状结肠造口处。乙状结肠在腹腔内用线形切割器切断。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

4、完全在腹腔镜下操作;3例因骨盆狭小、肿瘤局部浸润较严重采用腹腔镜辅助术式,即在会阴手术开始时,于耻骨联合上缘腹部做一正中切口长5cm,协助完成分离直肠侧韧带和肿瘤。近端乙状结肠自扩大的左侧戳孔牵出腹腔做腹壁造口,未行结肠旁间隙关闭和盆底腹膜关闭。会阴部手术同常规直视术式。1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min。术中失血50~200ml,平均130ml。围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好转,1例术后尿潴留6个月后拔除导尿管。患者术后腹部切口5d拆线,会阴部切口21d拆线。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

5、个月,平均26个月,最长无瘤生存期为48个月,1例造口旁疝,1例远处转移。17例中无局部复发,无戳口和切口肿瘤种植及肠梗阻。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未发现小肠垂入盆腔底部。未对性功能障碍作专门随访。图1术前X线腹部平片,小肠在盆腔部位置图2术后X线造影,未发现小肠垂入盆腔底部讨论31腹腔镜微创APR的优势及术式选择我国直肠癌患者中70%为中低位直肠癌,多位于盆底腹膜返折以下。虽然对直肠淋巴回流的研究使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以实现,但对于肿瘤下缘距肛缘4cm以下的病例仍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为主。传统的APR中,腹部切口大,腹部切口距结肠造口较近,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影响患者

6、康复和术后护理。腹腔镜APR手术除了能达到TME的肿瘤根治标准外[2],用左下腹10mm戳孔行肠造口,腹部仅留3个戳口,减少了腹部切口的感染,便于护理造口,减轻了患者痛苦。此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有助于患者早期接受其他辅助治疗[3]。因此,腹腔镜APR比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应成为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首选。如术中因肿瘤局部浸润致游离困难或肿瘤较大、患者骨盆狭小造成腹腔镜下直肠侧韧带和盆底筋膜分离不完全或困难,可在会阴部手术开始时,在腹部耻骨联合正中作一较小切口,帮助完成直肠侧韧带和盆底筋膜切除。即使腹部有切口,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传统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32手术并

7、发症的预防和随访结果的意义以往研究认为[4],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开展初期,由于存在学习曲线,因此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为10%~17%。穿刺孔疝和穿刺孔肿瘤种植转移是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近年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表明,切口种植率为0~12%[5],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本组17例无切口种植,可能与术中注重切口保护,贯彻无瘤原则有关。此外,手术结束前要切实缝合穿刺口和切口,预防戳口疝的发生。本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接近[6]。本组1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此病例发生在开展腹腔镜APR手术初期,可能与结肠浆膜没有与腹膜切实缝合有关,此后所有病例都切实缝合造口

8、结肠浆膜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