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ID:19147772

大小:18.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_第1页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_第2页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_第3页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_第4页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摘要]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本文简述“性恶论”对荀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性恶论;“伪”;教育思想  “人性”是战国时期学术讨论的重要话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人性本善,人是由于后天的不同发展才有了善恶之分。孟子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可以说是当时的主流观点。而同样是儒家学者的荀子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2、,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弃恶扬善”。  一、性恶论与教育的关系  为了证明“性恶论”的正确性,荀子从人的生理欲望和物质欲望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在《性恶》中,他指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由此可见,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众多恶性,如果任其发展,那么社会必将无礼义廉耻、忠信辞让。  《性恶》一文中荀子提出一个“伪”的概念:“不可学,不可事而成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3、”“性”是指人生而有之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恶的,这一事实是人无法改变的;“伪”是指人后天养成的品行和习惯,这些是经过人的思考的行为,是人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事。与“性”相反,“伪”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也是可以人为地改造的。人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伪”,“性”和“伪”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人之善。这也正是《劝学篇》劝学的目的,也就是说,“人性本恶”的观点是荀子“劝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里就说到教育的作用。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

4、之,谓天子宝。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他认为,教育对于人的作用,就像琢磨对于玉的作用一样。一块璞玉本身并不起眼,但是经过玉人的琢磨,便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人就像一块璞玉,只有接受教育,不断汲取知识,才能像和氏璧一样成为“天子宝”。“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启迪心智,培养人材。  二、苟子的教育思想  在《劝学篇》一文中,有众多荀子对教育方法的独特见解。其中的许多观点与现代西方的教育学思想吻合。两千年前就能提出如此科学的教育方法,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劝学篇》里

5、按照先后顺序提到了以下几种教育或者说学习的方法:  鼓励创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生学习书上的知识,从老师那获取经验,这是学习的必经阶段。如果仅是将这些知识吸收、消化为己所用,社会便不会进步。不光要学习旧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基础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未知的领域里开拓新的知识版图。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人类才能始终永葆生机。  守规矩。“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强调学习中要

6、遵守一定的秩序,这个“秩序”就是“礼”。一方面,荀子要求学习必须以服从“礼”为基本准则,逾越“礼”的行为是完全杜绝的。由于荀子所处的时代,他的教育观点难免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另一方面,他强调在学习中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管理,时刻自我检查,知错改错,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学习做事和做人同样重要。  注重实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很早就看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学习知识本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也只有在实践中运用了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博学多才之人。  学会利用工具。“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不能三心二意,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学,要学会借助工具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体现的尤为明显,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些字面难以理解的知识在视频、音频的帮助下事半功倍,等等。  强调学习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潞,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学习的

8、意义不言而喻。孟母三迁其居,为的就是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想要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很困难的,所以荀子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学习场所这个大环境,还有身边的同学、朋友,以及家庭,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