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37269
大小:21.3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利益相关者对重整企业的社会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利益相关者对重整企业的社会责任【摘要】本文从企业的重整过程入手,阐述社会责任理论的概念和内容。在进一步揭示社会责任双向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重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说明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此特殊阶段的内在一致性,并就明确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重整中的社会责任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论;破产重整制度;利益相关者 随着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企业的性质的认识愈发的深入和多元,这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理论资源。同时,使得我们对企业从设立到终结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认识与理解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新《公司法》
2、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在第5条明确的使用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责任除了把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和社会的现实物质存在状况的实质与形式相统一,同时强化了一种社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内部互动。这种内部的互动在企业遭遇困难时体现的最为明显。而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真正走向破产只是极少数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重整程序获得了新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时得到了最大的保护。要真正的保证《企业破产法》之重整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在困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权益得到保障的前
3、提下,让利益相关者群体更好的承担和完成自身对于困境企业所应当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所以本文立足于企业重整之阶段,探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兼之有实践意义。 一、重整企业与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概念及意义 企业是由“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所构成,通常提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顾客、股东、供应商、社区和公众,也包括许多其他特定的集团和机构,在破产重整中利益相关人则包括了债权人、债务人、债务人的股东、职工,乃至于关联企业、所在社区、整个社会。因为企业的变动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更重要的是
4、它在本质上充当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之间契约关系的联结点,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只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寻利者,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操心,真正支配企业的其实是向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产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在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时,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职工的素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谈判力,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必须依赖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合作。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企业的重整结构被定义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有关企业重新经营与权利的重新配置机制。我们把这种合作模式称为“利益
5、相关者”对企业的破产重组。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有关,一是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只有债权人利益能得到优先和充分的保护;二是在资本市场经常发生的恶意收购中,只有股权人的意愿或利益得以充分体现。而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境遇和利益则被忽视,企业破产或产权变更带来的外部性或对社会利益的冲击也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以说,“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法学理论的一种进步,对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从利益相关者中一一对应他们与企业的关系需要把握住企业破产中所发生的关系。从
6、我国新破产法的重整制度的特征出发有助于我们理顺他们的关系。提出破产与和解申请,以债务人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为前提,而重整申请不仅在债务人已经发生破产原因时可以提出,而且在其有发生破产原因之可能时就可以提出。不仅债务人、债权人可以提出重整申请,债务人的股东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申请。 企业只有与利益相关者发生联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实现,企业的利益以及投资者投资创立企业的目的才能够实现,我们可以说投资者是以企业作为工具来实现其谋取财富的目的,但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完全可以认为企业也是利益相关者实现自己利益的一个工具。企业在发展时必须以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的着眼点
7、,又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的利益分配纠葛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步调,因此,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正面的或负面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除了背负着其特有的唯利性特点外,才必须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属性。我国《公司法》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是这一精神的最好注释,其指向正是企业之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