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

ID:19118957

大小:39.26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9-28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_第1页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_第2页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_第3页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_第4页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周实行的两种制度有什么关系  篇一:课后作业(一)  课后作业(一)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XX届沈阳质检)据考证,右图  是商朝武丁时期甲骨。甲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是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图反映出()  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  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  2.(XX届广西武鸣锣圩高中考试)《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

2、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3.(XX届安徽合肥月考)西周的分封制较之于夏商,又有制度的创新,被称为“封邦建国”,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①宗法色彩更加浓厚②同姓分封,范围扩大③逐级分封④规范赋税制度  A.①②④B.①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4.(XX·广东韶关模拟)“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材料强调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  C.三长制D.科举制  5.(XX届潮州模拟)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

3、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西周政治制度的血缘特点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6.(XX届河北唐山摸底考试)陈康祺在《邮潜纪闻》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这反映了()  A.家族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根深蒂固  B.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选官制度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

4、的发展  7.(XX·湖北八市联考)“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  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8.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  9.(XX届南通模拟)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

5、“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  10.(XX届临沂质检)王夫之在论及郡县制时说:“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这里谈到郡县制的作用是()  A.导致皇权高度集中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利于安抚平民百姓D.优化了统治队伍  11.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

6、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12.(XX届河北邯郸月考)《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XX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7、.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  称

8、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材料四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