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12604
大小:18.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关于寒假车间的打工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寒假车间的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xx年12月31日晚,我们坐上了远赴浙江的大巴,告别xx年的商丘向着xx年的浙江驶进。带着些许的激动,些许的留恋,不觉被跨年。 xx年1月1日早6时,汽车晃晃悠悠的进入富丽雅公寓,停在了宿舍楼下。眼前的一切,破屋,臭水,垃圾堆。与想象中的江南水乡相去甚远,却非常及时的给我当头一棒,叫我再次明确此程目的之所在:打工—吃苦,而非旅游。当日,我们发了被褥,暖壶,安排了宿舍,激动的心情还难以平静,便盼望着早日进厂实习,以慰我们百无聊赖的心情。犹记刚到几日,正处培训期的我
2、们受到公司客人般的礼遇。一天到晚,坐在培训室里,听听写写,如此安逸,却也不免牢骚满腹:我们想工作,我们渴望进车间。我们不要学生版的生活。 终于,我们进了车间,一切走上了正轨…… 我们一行人被分成a,b两班,并被划到了不同车间,拿到了不同的工作服。曾记得跟随培训员进入车间时那种激动而又好奇的心情,不亚于刘姥姥进大观园。只是,当时兴奋的自己不曾想到,这样一个动作,我重复了一个月,这样的心情,很快就没了……“孙,起床了。”同伴呼唤,我从被窝爬起,匆忙洗漱,锁门,离开。走到富丽雅公寓门口,领一盒炒饭,
3、站立,迅速吃完,便一起赶到公司。上楼,脱鞋,换鞋,进更衣室,脱衣换衣,进工作区。在休息区,看着表,还有十分钟,进入车间更衣处,脱衣,穿上无尘服。鞋子,帽子,头套,面罩,手套,一件都不能少。进风淋室吹风,进入车间,来到我的工位前。听到上班的铃响,迅速拿起工具,开始工作。一刻不准停,不停的重复,重复。中午进餐时间一到,飞速跑出车间,换衣,排队,就餐。回工作室,换衣,进车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重复了一个月的生活。每一个实习生都在经历的生活。循环循环,无限循环;重复重复,不停重复。 xx年2月9号晚
4、,在寒风中等了将近12个小时之后的我们的期待的盼望的眼神中,一辆不明颜色的大巴终于晃晃悠悠驶进了人群拥挤的富丽雅公寓。我们装好东西,在昏黄的车仓中,和窗外的一切摆摆手,不愿再做任何停留。 黑暗中,睡梦里,我们颠簸到了浙江。同样的黑暗,同样的睡梦,我们终于回来了……只是这期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感情。恍如隔世之感,那一次,体会的淋漓尽致。此间,若梦。 我是日本电产公司最普通的操作工之一,靠出卖廉价劳动力来赚取工资。以一个人的身份来说,我对日本厌恶至极。从一个车间操作工来说,我
5、厌倦这里繁杂重复的工作。但从一名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我确实也有自己的感想。其一:日资企业,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第一天培训,3q6s就不停被提及。关于工作资料的整理,员工形象的塑造,工作礼仪,沟通礼貌用语等等。曾有同事被剥夺加班的权利,因为面纱没带好过,基本形象不得体。其二:日本人的环保节约,文化渗透等意识。最初接触这种意识,是在日本动漫里。仅仅一部动漫电影,从始至终都在贯穿着这种意识,保护自然,节约。在公司里,有开关的地方必有字条:节约用电。一下班,车间马上关灯。上班时,休息区也绝不会灯火通明。每个饮
6、料售货机边摆放着不同类别的各色垃圾桶。凳子,桌子上的字条“垃圾入桶,使用后请摆放整齐”。楼梯,过道中间的界限大大提高了人员流动的速度,保证了行走的安全。走道上方的各种励志标牌,日历旁的礼貌用语,阶梯拐弯处得大镜子及旁侧的仪容仪表照片。但是,行动和语言是有差距的,结果虽并不见得会大有效益,但我们最起码可以看到他们对此的态度与决心。其三:办事效率甚高。或许是被学校的效率折磨迟钝了,一天不到所有证件,服装一应俱全的事情让我们瞪大了眼睛,不住的感慨。如此大的一个公司,每个管理人员都各司其职,互动合作,提高
7、了整个公司的效率。如此繁杂的事物都出理得井井有条,我们有些愕然。 打工的生活,我们极力去铭记那些快乐,忘掉那些痛苦与难过。可它终究是这样,无聊,枯燥,乏味,重复,疲倦。就是现在回忆,也依然不能去享受的回味。每天将近12小时的站立工作,一刻不能休息的不停劳作,那双站麻站痛的脚,腿,瞌睡的直往下倒的身体,因为药水,手套泡白的手,脱层的指甲,面对喋喋不休蛮不讲理得线长时那份烦躁的心情,在高速运转机器下忙乱的大脑压抑的心情,生着病却咬牙坚持的一幕幕,大雪路上那灌进水的鞋,冰凉的脚,身无分文过年时以泡面度
8、日的场景……太多太多,我们都艰难的挺了过来。这样的生活,幸好只是一个月而已。记得书音说过,因为不愿再经历,所以我们必须努力逃离,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工作。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打工的辛苦,就更要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你到底,想要那种生活,为了它,你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 身边的人,是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新、老员工。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这样枯燥而又重复的工作,我们仅仅做了1个月,而他们有的做了5、6年甚至十年之久。或许是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埋头于既得的工作中,夜以继日,不停劳作。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