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5153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樊套村创建扬州百强村工作汇报(最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樊套村创建扬州市百强村工作总结(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代表樊套村两委会和全体村民对各位领导到我村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樊套村位于江都市仙女镇北大门,双仙路和宁启铁路在境内纵横而过。全村占地3.0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86亩,村民864户,人口3212人,19个村民小组,28名村组干部,党员93人。2010年樊套村三业总产值7.72亿元,其中工业企业28家,工业产值7.02亿元,农业产值1458万元,三产业55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50元,村组创收467万元。樊套村先后荣获省电话小康村和省“档案工作二
2、级单位”、扬州市文明村、扬州市模范村委会、扬州市全面小康建设先行村、江都市综合实力十强村、江都市五好党支部、五星级村党组织等各项荣誉称号。我村三个文明建设交相辉映,共同发展,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省、市、区、镇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莅临我村检查、指导、调研,对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现就今年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一、因地制宜,提升发展集体经济能力。村两委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党建的工作思路,始终用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引导村民致富奔小康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把创建扬州市百强村纳入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loanapprovalan
3、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一是立足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得到了的较快发展。我村利用城北工业园区坐落我村的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本村自己的工业产业,积极协助本村能人开办工厂,并把本
4、村的剩余劳动力安排到工厂里打工,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切实增加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今年村创收目标是300万元,1-11月份已入账269.11万元,创收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公寓楼的房租,二是其他各项收入。今年比去年,可增15%以上。村建有十栋学生公寓楼,面积约2.34万平米,共有252套,现在这十栋学生公寓楼成了我村创收的主要项目,今年已入账192.84万元的收入。在提高村级收入的同时今年夏天投入近四十多万元,用于学生公寓楼的楼顶防水工程和墙面出新,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233台,增强了学生公寓楼的服务功能。二、健全组织,优化
5、组织农民合作能力。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今年来,村党支部始终以"强核心、壮基础、办实事、凝人心"为宗旨,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村里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两委其他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和协调百强村创建的有关事项,确保各项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二是规范三大合作组织。在去年的基础上我村已实现入社农户率达100%,并且今年新创成江都市“五好示范社”一个;其次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
6、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为探索创新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樊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村里有限的土地适度集中进行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目前我村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由去年的76%增加到100%。三、落实政策,提高服务农民致富能力
7、。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致富能力的强弱、文化科技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为把我村村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现代新型农民,我村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超前的理念武装农民头脑,“富口袋”先“富脑袋”。经济上台阶,思想观念需先行。今年在村里利用远程教育举办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农业生产等各类培训三项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300人次。二是用知识提高农民致富的能力,大力开展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3%,创业农户占总户数的34%;三是大力培养本村技术性人才。全方位的培训切实提高了村民吸收和运用新技术的能
8、力、经营管理的能力以及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