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

ID:19043528

大小:16.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_第1页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_第2页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_第3页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_第4页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配置分析  摘要:现代城市发展,框架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主导,本文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经验论述了框架剪力墙中剪力墙的合理配置,合理地确定剪力墙的数量是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技术经济合理最为关键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案例,对框架剪力墙的相关方面设计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箍筋配箍特征值  1框架剪力墙中剪力墙的合理配置  根据国内外遭受到地震后展开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得到了一些经验。日本采用平均压应力-墙面积表示法来分析,其中平均压应力σ=G/,G为楼层重量,AC,AW分别为框架柱及剪力墙的面积。国内根据已建的大量

2、框架-剪力墙结构,提出底层结构截面面积AC+AW与楼面面积Af之比及AW与楼面面积Af之比,供设计参考。  剪力墙设置是否合理的计算标准主要根据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比、位移角,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结构薄弱层判断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2工程案例  某建筑物总建筑面积XX0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8880m2,共16层,带5层裙房和一层设备转换层,建筑高度,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161m2,共1层。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

3、烈度7°,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为第二组,II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风荷载按100年一遇风压取值为/m2,雪压取值为/m2。  在框架剪力墙设计中,剪力墙的平面布置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均匀、分散、对称、周边等。每片剪力墙刚度不要太大,连续尺寸不要太长,每一片墙肢的弯曲刚度适中,不会因为个别墙肢的局部破坏而影响整体的抗侧力性能。刚度愈大的墙肢吸收的荷载也愈大,所以考虑墙肢开洞来减轻墙肢的刚度集中问题。剪力墙布置在平面形状变化处,如角隅、端角,因为凹凸角部位是应力集中处,宜设置剪力墙加强。同时电梯间、楼梯间楼面开洞严重地削弱楼板刚度,所以不能保证框架

4、与剪力墙协同工作,需要设置剪力墙来加强。平面图中3轴与A轴处建筑平面布置不允许布置剪力墙,故在4轴与A轴处布置剪力墙。同时为防止墙肢刚度过大而吸收大量的地震力而破坏,在较长的剪力墙中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肢之间采用连梁连接,使每片剪力墙的弯曲刚度适中,不会出现个别墙的受力太集中而引起破坏。本设计中,主楼楼层面积Af为1050m2,剪力墙面积AW为,框架柱面积AC为14m2,AW/Af=%,/Af=%。  设计中对扭转效应的控制采取了一些措施:①由于主楼标准层凸出部分大于平面总宽度的30%,故将该凸出部位板厚加厚至150mm,并在计算时设

5、为弹性楼板;②设备层层高低,其刚度虽大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但刚度相对其相邻层还是比较薄弱,故将设备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强制设为薄弱层,加强该处的竖向构件;③采取措施使各楼层的刚心、质心的偏心距控制在以内,主楼与裙房屋面的质心、刚心偏心距小于建筑相应边长的20%;④在裙房的一侧合理布置剪力墙;⑤对框架柱倾覆弯矩及楼层框架总剪力进行调整,主楼的底部总剪力为裙房屋面的总剪力。模型经过调整,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后作为工程设计依据。  3提高框架柱及剪力墙轴压比措施  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框架结构的缺点是侧向刚度小,当层次较多时,全产生过大的

6、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破坏而影响使用,但它具有平面布局灵活,可形成较大建筑空间的优点,为了保留这个优点,同时又提高其侧向刚度,便产生了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个结构主要特点是在保留框架结构优点的基础上由于增设了抵抗剪力的剪力墙,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其侧身刚度,在这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承担了80%的以上的水平荷载,而其中的框架仅承担了约20%,这与框架结构中不管什么方向的荷载均由框架全部承担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基底类别等均相同的情况下,对框架结构中的框架要求要比框剪结构中框架的要求等级要高得多,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结构

7、的延性越来越差,对高层建筑抗震十分不利。本工程在进行初步设计时,提出当地混凝土搅拌站无法保证C40以上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为C40。根据规范规定,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轴压比为,若按框架柱轴压比为设计,框架柱的截面面积很大,影响建筑平面布局。故框架柱采取规范提出的构造措施提高柱轴压比限值至设计。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厚度为3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分析表明,即使高宽比为的低剪力墙,同样可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相关专业人员对4片箍筋配箍特征值为~的剪力墙试件进行了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

8、配箍率、位移延性比、剪力墙高宽比等因素对剪力墙轴压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