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4214
大小:59.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科技哲学毕业论文 简论任鸿隽的科学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科技哲学论文题目:简论任鸿隽的科学观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任鸿隽是中国研究和传播现代科学观的最著名的先驱和成就卓著者之一。本文围绕他关于科学的本性和分类、科学的功能或价值、科学与社会、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促进科学发展的途径等议题,比较全面地评介了他的科学观。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历史的智慧,获得现实的启示。[关键词]任鸿隽科学观中国现代科学史批判学派任鸿隽(1886-1961)是中国现代科学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也是在中国研
2、究和传播现代科学观的最著名的先驱和成就卓著者之一。他的业绩在中国现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有关“科学论”(sciencestudies)思想至今还具有启迪睿智的魅力。任鸿隽早年留学美国(1912年12月至1918年10月),深受西方学术思想和科学思潮的熏陶。当时,以马赫和彭加勒为首的批判学派的新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正风行世界,任鸿隽自然不会置身事外,可以肯定,他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有证据表明,他从皮尔逊和彭加勒之处受益良多,因为他在留美期间,研读了新出版的皮尔逊的经典名著《科学的规范》和彭加勒的经典
3、名著《科学的基础》。因此,在他的诸多观点和论述中,明眼人不难发现批判学派思想铭刻的痕迹。作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现代科学观念的首倡者,任鸿隽可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时,中国科学的状况是怎样的呢?(一)国人对科学的认知在任鸿隽赴美求学时期,中国的现代科学事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国人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之本身,可以说基本上或无知不解,或漠不关心。难怪任鸿隽在1914年发出“吾中国无学界也”(p.3)的惊呼和哀叹——他把科学也视为一种学术,科学界自然属于学界的一部分。他回忆起在中国科学社创立(1915年
4、)之时,学科学的人寥寥可数,懂得科学思想的人更是绝无仅有(p.721)。他当时看到,“国人未尝有科学之需求,……非不需求也,实不知需求耳”(p.39)。在他刚刚由美国返回上海时,他发现国人对科学有三种误解。第一种是说科学这东西,是一种玩把戏,变戏法,无中可以生有,不可能的变为可能,讲起来是五花八门,但是于我们生活上面,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对科学抱着“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拿来当把戏看还可以,要当一件正经事体去做,就怕有点不稳当。他们心中的科学家,也就和上海新世界的卓别林,北京新世界的左天胜差不多。第二种是说
5、科学这个东西,是一个文章上的特别题目,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他们想,讲科学的就和从前讲实学的一个样,不过做起文章来,拿那化学、物理中的名词公式,去代那子曰、诗云、张良、韩信罢了。这种人的意思,是把科学家仍旧当成一种文章家,只会抄后改袭就不会发明;只会拿笔,就不会拿试验管。第三种是说科学这东西,就是物质主义,就是功利主义。所以要讲究兴实业的,不可不讲求科学。物质和功利过于发达的德国,终不免于一败,就是科学要倒霉的朕兆。那科学家也不过是一种贪财好利,争权徇名的人物。(pp.179-183)诚如任鸿隽所言:“顷者身
6、入国门,与父老兄弟相问切,然后知承学之士,知科学为何物者,尚如凤毛麟角。是真吾人数年以来,抱献曝之忱殷殷内望所不及料者也。”(p.190)直至“科玄之战”(1923年)之时,即使在中国思想家当中,一小部分人对于科学之真义犹不免有所误会。故对于科学之价值,遂不能不加以怀疑。其所以有此现象,正以科学研究尚未深造,故于科学真意,动觉隔膜。(pp.309-310)在1927年悼念故友胡明复的讲话中,任鸿隽痛数我国学问的幼稚和人才的堕落(p.394)。他在1933年固然承认,最近十数年来,经国内学术言论界之一致鼓吹
7、,国人益知科学之重要(p.480),然而仍在次年如实指出:目下的中国,提倡科学的声浪,虽然是甚嚣尘上,但是科学是什么恐怕还没有真正的了解(p.506)。在包括以任鸿隽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社(1915年10月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格物致知,利用厚生)同人的不懈努力下,在其机关刊物《科学》(创刊于1915年月,它的目的是提倡科学,传播新知)的大力鼓吹下,国人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逐渐起了变化。在1943年,任鸿隽已经看到:“科学”二字在一般人心目中已成普通常识,而科学化运动尤可谓集科学蔚为常识之大成。此与以“格致”二字
8、代表科学之意义已不可同日而语。盖言格致犹近于以中印西,言科学乃代表一种新精神新态度也。此外,科学研究机关之成立,科学家人数之增多,各种科学杂志及专刊之出现,殊不容吾人忽视。要而言之,我国科学界在以往三十年间,已骎骎入世界学术之林,而非以负贩他人之所得为已足。(pp.564-565)到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的1945年,他感到科学在中国,已到了枝繁叶茂的境界,而不是30年前的孤掌难鸣的情形了(p.572)。这一转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