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

ID:19022580

大小:16.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_第1页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_第2页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_第3页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_第4页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  【摘要】建筑多层住全宅楼的时候,我们应该一句我国的基本国情来施工,使用砖混建筑的结构是目前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关于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砖混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能够为人们建造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建筑产品,这才是我们建筑的最后目的。笔者将在下文中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进行分析,进而结合本人的施工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  【关键字】多层砖混建筑;质量;问题;对策  砖混建筑结构在日常施工过程中称作砌体结构,也就是竖向承重墙与附壁柱都是使用砖或者砌砖的形式来构成全宅楼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我国房

2、屋住宅建设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们实际的城市建设构成中,住宅楼的建设中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居民们担心的主要方面,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需要砖混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测和鉴定,及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下面笔者将对某栋住宅楼的砖混结构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及鉴定,并且采取相应的加固技术进行处理。  这栋住宅楼是采用砖混结构的房屋,它始建于1993年在1994年竣工,这栋楼是是四层建筑,并且包含一个高的底部储藏间,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具有原来施工的设计建筑和结构的图纸,但是有一些关于变更施工和设计的资料却丢失了。  因为这栋房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操

3、作不规范,使得房屋的结构在质量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为了保护该栋住宅楼居民们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确保该住宅楼还能够正常居住,我们应当地区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对这栋居民楼进行结构危险性鉴定,并且依据住宅楼的现状进行合理鉴定,使用建筑工程全宅楼砖混加固技术对住宅楼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  建筑结构的现概况  这栋楼总长28米,总款12米。最底层的储藏室的高度是米,其它每一层的高度都是米。底层的室内和室外之差是米,房屋的总体高度是米。这些建筑指标是低于GB-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关于6度区砖混结构的最大房屋高度限值的。住

4、宅楼的基础是采用梁板式筏形的结构,地板的厚度是300毫米,梁的截面尺寸是300x600毫米,板底的标高是-米;原来的设计中,墙体的内外厚度都是240毫米。内横墙的间距都是米,横墙的间距比较密。以下的墙体都是使用砖厚MU10的粘土砖与M5的水泥砂浆砌,―米的墙体使用粘土砖与M5的混合砂浆来砌,并且米以上的墙,应该使用的粘土砖和使用混合砂浆砌的住宅楼中除了厨房和卫生间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之外,其它地方都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的圆孔板;南边具有预应力圆孔板的阳台;房屋的顶部都是使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圆孔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12

5、0级,钢筋采用I级、Ⅱ级钢。该房屋建成后,住户不断发现房屋出现渗漏、墙体开裂以及混凝土构件胀裂、钢筋锈蚀等问题,而且该房屋的使用状况混乱,在使用过程中对原结构的拆改现象严重,使用条件有所变化。现场凋查中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  底层储藏问墙体下部严重受潮酥松。  对原结构的拆改现象较为严重,房屋各层均存在拆除结构墙体或更改、新开门窗洞口的情况,并有个别墙体局部改为半砖墙。  房屋部分圈梁和阳台台口梁表面混凝土胀裂,钢筋锈蚀严重。  顶层局部纵墙出现正八字形斜向裂缝。尤以房屋顶层两端主卧室和客厅问的内纵墙严重,缝宽在一左右,并且在三层的同位置墙体也有细微

6、裂缝。  局部楼、屋面板拼接处板缝开裂,部分房间卫生间和顶棚有渗水现象;屋面有漏水现象。  相关材料强度和变形检测  现场对该房屋主体结构构件的材料强度进行了抽样检测,并进行了沉降倾斜跟踪观测,其结果表明:  房屋各层砌筑砂浆的强度低,且离散性较大,远低于原设计要求。  根据原位轴压法实测底层储藏问至二层砖砖混抗压强度换算成设计值为,三至四层为,底层储藏间至二层实测值小于的设计值要求,三至四层实测值小于设计值的要求。  混凝土构件中,抽检的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多数低于强度也较低,抽检构件中多数低于c20。  最后一次观测的沉降速率为/d,根据地基房土层

7、主要为高、中压缩性土的特点,认为房屋沉降基本稳定;  根据行标JGJ125―99  根据现场实际的鉴定检测结果及结构安全鉴定结论,为确保房屋安全、正常使用,相关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全面加固修缮设计,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基基础  对原房屋地基基础设计一是通过采用锚杆静压桩作部分荷载分担置换的手段进行加固,置换率占建筑物总荷载的40%,降低原有基底净反力,以此弥补基础混凝土强度偏低的缺陷。并采用压力注浆和锚杆静压桩结合的处理方法,提高其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二是北侧凹进部分作拼接拉齐处理,使结构平面规整,减小应力集中,增强房屋地基基础及上

8、部结构整体刚度。施工采取压桩力控制锚杆静压桩桩长、注浆压力控制复合地基质量的技术措施,来保证达到设计加固的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