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

ID:1901687

大小:4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_第1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_第2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_第3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_第4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国学论文题目: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国学论文题目: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1.l)儒学的三个面向:生活化的儒学、批判性的儒学、宰制性的儒学。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政治社会结构是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构造。[1]这“血缘性纵贯轴”包含了“血缘性的自然连结”、“人格性的道德连结”与“宰制性的政治连结”这三个面向,而这三面向之凝结为一个不可

2、分的整体/我们又说此三个面之“血缘性的自然连结”表示的是乡土血统一面,“人格性的道德连结”表示的是文化道统一面,“宰制性的政治连结”表示的是专制政统一面。以这三面来说,儒学都充周于其间,交融为一体,若分论之,就血缘性的自然连结、乡土血统一面,所开展的是一“生活化的儒学”,就人格性的道德连结、文化道统一面,所开展的是一“批判性的儒学”,就宰制性的政治连结、专制政统一面,所开展的是一“帝制式的儒学”。(1.2)知识分子以“道统”结合民间乡土的伦常孝梯柔化了帝皇专制儒学的这三个面向,就中国自秦汉帝皇专制以来的传统言,无疑的,帝制式的儒学居于核心地位,它支配一切、统理一切,它压抑

3、了批判性儒学的发展,它异化了生活化儒学的原貌。它使得生活化的儒学成了控制百姓的工具,它使得批判性儒学委屈而不得申张。正由于帝制式儒学绝对的油大,吞没其他二个面向,这便使得儒学蒙尘。一般浅薄之士直以为此帝制式的儒学就是儒学之本貌,以为要推翻帝制专断的思维就要先推翻儒学,然而,我们发现自五四以来,彻底的反传统运动几乎将儒学传统彻底的推翻了,可是帝皇专制的余毒却仍未除,甚至变本加厉,令人不解。[2]殊不知,其实在中国传统中,儒学不只单帝制式儒学这一面向而已,儒学有其另外两个可贵的面向,而且这两个可贵的面向才是儒学的本源,他们虽然在被压抑及异化下,但仍散发出力量来,他们多少牵制了

4、那帝皇专制的暴虐性。或者说,在知识分子的“道统”声中,结合了民间乡土的传统,只此伦常孝悌,多少也柔化了帝皇专制的极端性。(1.3)近代新专制之构成浅薄之士不知“道统”之说实对列于“政统”而来,不知“孝拂之道”对于专制皇权亦有其调解性的作用,直将此等皆视为帝皇专制的重要表征,一概在打倒之列。结果,道统是被打倒了、孝梯之道也被推翻了,传统的调节性机制瓦解了,取代的只是新的专制与个人私党的权力欲,这时候的专制当然比起从前,虽无专制之名,但却专制的更厉害。民初以来,多少反传统的知识分子,看似在瓦解专制,但其实往往帮了倒忙,不但专制政权未被打倒,原来的文化调节性机制也瓦解了,整个民

5、族陷溺在一个难以振拔的危机之中。(1.4)批判性儒学与生活化儒学之限制其实,中国传统中,生活化的儒学就像土壤一样,生养着儒学的生命,而批判性的儒学就像贞妇一样,功谏着夫君,愿格君。动之是非。当然,在帝皇专制的高压下,生活化的儒学只有含受力,而无真正的生发力与创造力,或者说其生发与创造都只能是在含受的情境下勉强有之;批判性的儒学只是内容的、意义的、心灵的、道德的要求而已,而不能做一外延的、结构的、制度的、权力的反省。但这并不意味生活化的儒学之本质即为如此,批判性的儒学其本质即为如此。正如前章所说,儒学之为儒学其最可资者,是它能在血缘性的纵贯网络里,提升到一根性的创生处去说,

6、提到一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存在感通处去说。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生活化的儒学”之为帝制式的儒学所异化、压制,故只成为一“受容性的儒学”,只成就一“顺服式的伦理”;但这并不就是说此受容性的儒学、此顺服性的伦理即为儒学本怀,而且彼就不能开出原先那根源创生的动源,就不能提到一人与人之间的真存实感。批判性的儒学为帝制式的儒学所压抑、扭曲,故只成为一委屈求全的贞妇之言,只成就一自毁式、自虐式的批判,但这并不就是说此自毁自虐式的批判、此委屈求全贞妇式批判就是儒学之本怀,而且就不能开出原先那根源性的创生动源,就不能依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道德真实感而展开一体制性的、结构性、外延的、权力的批判。(

7、2.1)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常无视于儒学的多元性传统若追本溯源,我们大体可说“帝制式的儒学”是从西汉董仲舒以后所开展的一种历史走向,这样的儒学为帝皇专制所吸收,而成为帝皇专制者统制的工具。[3]“批判性的儒学”则禀持着尧舜之治的理想,格君心之非,与帝皇专制形成对立面的一端。[4]至于“生活化的儒学”则强调人伦孝梯与道德教化,它与广大的生活世界结合为一体,成为调解“帝制式的儒学’与“批判性儒学”的中介土壤,[5]它缓和了帝制式儒学的恶质化,也长养了批判性儒学的根芽。“帝制式的儒学”、“批判性的儒学”与“生活化的儒学”三者形成一体而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