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涂料施工在建筑外墙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涂料施工在建筑外墙上的应用浅析涂料施工在建筑外墙上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建筑外墙涂料的检测、易出现的病变及解决方法、施工中的安全环保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是作者多年施工经验的总结。 建筑外墙涂料对建筑物具有装饰和保护作用,与传统的外墙饰面材料相比,具有节能、环保、色彩丰富、易于更新等特点,所以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外墙涂料可分为:合成树脂乳液、天然真(彩)石漆、弹性三合一外墙涂料、凹凸浮雕漆、氟碳金属漆。其中合成树脂乳液为薄质,其余的几种为厚质。城市规划论文发表期刊《中国建设信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信息期刊,
2、现为建设部优秀期刊。《中国建设信息》依托建设部互联网络中心,全面报道国家最新产业政策,权威发布各省、市、自治区计委、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拟建、在建、招、投标项目与规划项目;专业分析预测国内外建设、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布业界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所、监理单位、建材企业掌握国家政策法规,获取国内外最新工程建设信息,了解业界动态,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媒体。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薄质合成树脂乳液,包括苯丙、纯丙、硅丙合成树脂乳液。 1.耐碱性48h:用饱和氢氧化钙Ca(OH)2,PH:12-13,浸泡48小时。 2.耐擦洗性:用%
3、洗衣粉水(PH:12-13)。以米/s的速度滴加,刷子及夹具的总质量为450g的负荷去擦洗。 3.涂料的低温稳定性:放入(-5士1℃)的低温箱中16小时,取出再置置于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土5%的条件下,放置8小时反复三次后,观察有无结块,凝聚及分离现象。 4.涂层的冻融循环;试样在23土2℃水中浸泡8小时,-20±2℃的烘箱中,恒温3小时,作为一个循环。十次循环后检查样板涂层有无粉化、开裂、剥落、起泡等现象,并与所留样板对比颜色变化及光泽下降的程度。 5.耐沾污性:采用粉煤灰做污染源,将涂料刷在涂层样板上,再用容积15升,高度2米的一箱水,在一分钟内流完,冲洗涂层
4、样板,通过白度测定仪反射系数计算其耐污染性。 6.耐人工老化: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仪,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降雨期和时间进行加速老化实验。 7.表干:涂层表干的检验方法有两种。 (1).吹棉球法:在涂层表面轻轻放一个脱脂棉球,沿水平方向轻吹棉球,能吹起,而膜面不留棉丝,即认为表干。 (2).指触法:以手指轻触涂层表面,如感到有些发软,但无涂料粘在手上,即认为表干。 8.实干:压滤纸法。在涂膜上放一片定性滤纸(用光面接触),滤纸上再轻轻放置干燥器,同时开启秒表,经过三十分钟,移去干燥器,将样板翻转(涂膜向下),纸面自由落下或轻敲背面几下,纸面能自由落下而不被粘在涂层上,即
5、认为实干。 1、注意涂料品种的要求、使用部位、成膜温度、特征,以保证施工现场条件与涂料施工条件基本吻合,才能使涂料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2、涂料施工成膜温度在5~12℃左右,如使用时温度太低就影响涂料的成膜强度,所以冬季施工期间最好停止施工,若非待交工不可,需加入抗冻剂及其早强剂使成膜温度降下来。 3、涂刷基层含水率最好控制在5%左右,若含水率过多,会影响涂层与基层的粘接强度,以至发生起皮咬色等现象。 4、一般抹灰墙面常温养护7d以上,冬期施工期间养护14d,现制混凝土工程养护期应在1个月以上,pH值小于10,否则会因墙湿,碱性大而影响粘接效果。 5、若墙面局部不平,
6、需刮腻子,必须刮107胶水泥腻子,且不可使用大白腻子,以防因强度低造成涂层的开裂和掉皮。 6、若墙面反碱严重时,需用10%磷酸溶液中和处理,待磷酸喷刷干净后,用清水洗涤墙面,风干后,再进行涂料施工。 7、在预制混凝土墙刷涂料前,应先清扫基层,做到无尘土无赃物,并用1∶3(107胶或乳液∶水)涂刷1遍,随后喷涂料,使之增强粘结。 8、溶剂型涂料可在0℃以上施工,但严禁阴雨天施工,因墙面基层太湿,影响涂料的涂刷和成膜。 9、彩沙涂料施工后,4h内严禁雨淋,否则会损害涂膜的装饰效果。 10、不论使用什么涂料,喷涂前必须将不需要喷涂部位遮盖好,以防造成污染。若局部发现污染者,
7、可及时用水刷沾水清刷,不然干后很难处理。 建筑外墙涂料对建筑物具有装饰和保护作用,与传统的外墙饰面材料如外墙面砖、马赛克等相比,具有节能、环保、色彩丰富、易于更新等特点,所以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推广建筑外墙涂料,对建筑涂料行业无疑是个好消息。前几年进口乳胶漆在冲击了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拉动了消费,促进了国内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生产企业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施工企业也应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涂装质量。本文由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