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1150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论语学而》读与思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国学论文题目:《论语学而》读与思之一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百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遭到了中国人自己前所未有的打击,大规模的反孔运动至少爆发过三次: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以经其改造的基督教来压制儒家传统;第二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化派在倡导西方科学、民主之时,也从根本上否弃儒家的人文精神;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把儒家划入封资修行列,力图批倒批臭。然而,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由儒、道两家共同演绎出来的中国人文精神决不可能为任何政治运动所彻底根绝。说到儒家文化,不能不提《论语》。《论
2、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人,都不能越过这部著作。甚至一个想要了解中国人的人,也不能越过这部著作。孔子的思想通过这本书,渗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我在接受初等教育之时,正是孔孟被批倒批臭之际。受这种运动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始终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反动的。因此追寻着西化派“向西走”的脚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气质无论如何不是西式的,许多在西方很有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不灵了。这种现象驱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精神传统的态度,并开始一点一点读中国文化典籍,首选的典籍当
3、然是《论语》了。呈现在诸位面前的文章,就是自己读与思的结果。读得很慢,思得很苦,但未必得其真,希望各位赐教。《论语》读法对于读惯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人来说,孔子的思想太散乱了,没有一定的系统。这是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阐释思想的根本分野。西方思想家的思想结构,亦即其著作结构,其思想往往顺着逻辑秩序渐次展开。中国思想家大多没有建立一个思想体系的打算,因此,并不期望在著作中直接反映其思想结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思想家的思想没有系统。大凡思想者,达到“家”的高度,没有思想不成体系的,凡没有达到“家”的高度,即使著作结构清楚,思想也成不了体系。这是至理,中西概莫能外。孔子说过,“吾
4、道一以贯之。”(《里仁》)说明孔子自己的思想是成体系的。所谓体系,并非大而全,而是其思想的内在合理性、贯通性,用朱熹的话说,“只是一理。”朱熹说:“《论语》是每日零碎问。譬如大海也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说千言万语,皆是一理。须是透得,则推之其它,道理皆通。”朱熹又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孔子思想是成体系的思想,因此,读《论语》首先必要得其一贯之理。用现在的话说,是要抓住核心,由此推而扩之,方可掌握孔子思想之体系。《论语》之理为何,朱熹以为“仁”,他说:“《论语》只说仁,《中庸》只说智。”是否,须自己体会。宋明儒学家把治学方法称为工夫,治学重思
5、与行,思即体会、体悟,任何学若不落实在个人的心、性、行上,皆为空言。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卷一百三十)这是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的重大区别,以希腊为核心的西方传统重自然之知,是纯客观的知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重习,任何客观的知必须内化为主观的习,方为至知,宋儒所谓格物致知的“知”,即为是知。具体到《论语》中每一句习读,朱熹的建议可供参考。“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这与现代人的读书方法有些不一样,朱熹读书法之根本在于见“圣人之意”,为此,可以存疑,即“阙其疑”。现代人则不然,他们往往一上来,不问
6、青红皂白,先找可疑之处。现代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时,问学于新儒家前辈熊十力。熊十力先让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几天后,徐复观读完了这部著作,与熊十力讨论。当时的徐复观还没有在儒学上下太多思考的工夫,他劈头就说《读通鉴论》这部书的不是,结果遭到熊十力一顿儿恨骂。熊十力告诉徐复观,一个人读书,就像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从饭中获得营养,然后把剩下的糟粕排弃。而不是反过来,吃饭时就想着饭中之糟粕。用这样的态度来读书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文中引朱熹均见《朱子语类》卷十九)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学
7、”,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说的知识。结合整本《论语》,孔子所谓学应该是指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是性与命之学,是仁学。这个仁学只是知道显然不够,还要去践行。行与知、知与行不断砥砺,使学一贯而通。学问的贯通是一切学人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或看到达到这种境界的希望,自然是一件令学人兴奋不已的事情。“朋”是泛称,朱熹认为是“同类也”,即志同道合之人,有同样的“学”的兴趣、志向之人。《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迩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的弟子有不少来自“远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