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04529
大小:18.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1):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以个体记忆对抗群众“沉默之恶” 大屠杀的幸存者多不愿谈及往事,中外概莫能外。血淋淋的伤疤需多年才能愈合,沉渣泛起只能搅动心中的隐痛,这些我们都能明白。但是否还有另一种心结存焉?1957年,从纳粹大屠杀侥幸生还的波兰犹太人克里斯蒂娜?齐格迁居以色列,发现那里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的幸存者”,这些人“背后都有一个与我们不相上下的故事”,以至“任何暗示我们的包袱比大多数人的更沉重都是不公平的”。换言之,以以前的苦难作为荣誉的勋章或者同情的
2、口实(遑论作为赚钱的商品)换取别人的瞩目,在他们根本就是一个道德问题。 然而,幸存者这种“沉默”的道德,却未必能换来良善的回应。大屠杀随战争终结而归于湮灭(只在欧洲),但种族歧视却不死(不只在欧洲),复活的新纳粹主义甚嚣尘上,而对大屠杀是否实有其事也时有个性的论调抛出。有鉴于此,齐格女士觉得在“沉默”的道德之外,幸存者负有将所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的更高的道德:“如果我不说,还有谁来说?如果我不记得,还有谁记得?如果我们那段在下水道里的经历被黄土掩埋,未来的人们就更容易质疑大屠杀是否只是个传说,根本不曾发生过”。于是,就有了这本与美国作家丹
3、尼尔?佩斯纳合著的《穿绿毛衣的女孩》。此书之后改编成电影《黑暗弥漫》,XX年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齐格女士(小名克丽莎)为我们忠实记录了这段苦难史。克丽莎1935年出生于波兰小城利沃夫的一户富裕犹太人家庭。利沃夫是一座文化城市,但扎根于居民意识深处的反犹情绪使犹太人的生存处境十分艰难。1939年,根据《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利沃夫被苏联占领,齐格一家很快就因资产阶级出身被没收一切财产,德国撕毁《条约》独占利沃夫之后,齐格一家流徙于各种名目不一样(收容所、劳动营、隔离区等等)的集中营。1943年5月30日,纳粹实施“最终清算
4、”,小城犹太人口从15万骤减至5000人。是夜,包括齐格一家在内的上百名犹太人潜入城市下水道,由于不识水路加之秩序混乱,很多人命丧汹涌的地下河水中,至1944年7月27日“解放”,仅有10人幸存下来。搞笑三句半 当年只有8岁的克丽莎,直击了这十四个月的地下生活,没有虚饰、没有回避,正因她无法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的小男孩那样幸运地生活在某种刻意营造的温馨环境中。我们不必一一列举,单是克丽莎详细描绘的“取水长征”,就足以说明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容任何完美想象的存在。地下水脏污不堪,自然不能饮用,取水需从地上的喷泉或者滴水嘴处获得。而地下管道半
5、径仅40厘米,男生们只能嘴里叼着茶壶把手,手脚并用匍匐潜行2公里并且来回数次,由于无法转身,他们的回程是倒退着爬的,而费这大半天工夫所取得的水量,只够每人四分之三杯而已。更瘆人的是,地下管道因春季融冰夏季暴雨频发洪水,逼仄的空间常有灭顶之灾,取水的代价是巨大的。 克丽莎敏锐地捕捉到物质上的匮乏如何加重了人道灾难。为生存资源展开的权力斗争,使地下的犹太人一次次内讧和分裂。下水道工人索哈等人涉险运来的生存物资,被掌管分配的决策者中饱私囊,或作倾向性分配。而当物资不够分配时,便有丈夫抛妻弃子,儿子撇下寡母,兄弟彼此嫌弃,身怀六甲的孕妇被弃置
6、不管等惨剧发生。如果说那些抛弃家人兀自保命的犹太人(他们一出地下即被德国人逮捕杀害)令人不齿的话,那么,留在地下的犹太人的心态就更为复杂——他们悲哀,但更庆幸那些被杀的人“永远都没有机会将我们的境况泄露出去了”。同情、怜悯、苦难命运的共同体,这些把犹太人联合起来的东西,崩溃了。克丽莎说苏联人让他们的生活从“直线变成曲线”,但“德国人彻底从心理上击败了我们”,正因“德国人带走了犹太人的眼泪”。这是一句诛心的话。 但德国人并没有真正击败下水道中余下的犹太人。克丽莎为我们展现了黑暗中的那一丝光明,正是这丝光明,使得生存不至沦为加害者未能做到
7、而受害者作茧自缚的地狱。其要旨便是,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可做。他们清扫做饭取水各司其职,这种条理性的秩序构建起了生活的基本框架,而人的信心也由此被依托起来;他们理发、洗澡、做填字游戏、讨论文学作品,写戏甚至演戏,始终持续一种礼貌人的姿态;他们发奋从苦难中发掘乐趣,与地道中的老鼠和蟑螂共眠,以一种幽默和自嘲的心态应对生存的极限。而人性的温暖,比如亲人的关爱,索哈等人冒着生命危险予以驰援的人道主义,以及地下“大家庭”十四个月以来构成的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伙伴关联,都是他们发奋坚持下去的支柱。经典对白台词 回忆录因亲历者鲜活的经历而在大屠杀叙述中
8、占有特殊的地位。鉴于当事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他们的回忆通常不太“客观”,但也正因其主观,反而要比博物馆中展出的物证、影像、文字等视听资料更具冲击力,后者常因无法与参观者建立起心灵上的沟通而显得遥远、生疏。《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