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

ID:19000460

大小:4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7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_第1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_第2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_第3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_第4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学校党建论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曲建武孙振琳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发展积淀的宝贵资源,是凝结在民族深处的独特精神标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校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大学生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缺乏。文章旨在使大学生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明确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以高校为出发点,通过高校育人理念、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形成合力以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关键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要

2、性;途径作者简介:曲建武,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辽宁大连116026)中图分类号:C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2-0039-03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成长的意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蕴藏着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内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和令人振奋的精神,就绝无可能在世界强国之林长久立足,因而,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

3、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把民族文化作为牢固的精神支柱,这不仅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在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国家层面。首先,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思想源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内容、方法和技巧,为当前的国家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例如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强调统治者应施行“仁政”,从广大百姓的生活及具体状况出发制定、执行政策,体恤民情,勤政爱民,主张“德主刑辅”,以“仁”治国。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家治

4、理能力的更好实现。注重伦理道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历朝历代统治者也通过制定法律将某些道德要求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促进社会意识的整合和利益关系的协调,使得治国理政的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以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其次,是全球化背景下变革全球治理体制的需要。一方面,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从经济开放发展到社会开放,它早就走出了经济领域,同时伴随着信息的全球化和技术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次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在民族精神文化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通过向别国大肆宣扬本国的科学技术优势

5、和经济发展水平,以文化植入为手段,利用好莱坞大电影、互联网舆论及技术、生活方式渗透等途径,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输送其典型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一些小国、弱国或民族文化底蕴不强的国家的文化就很容易被同化,由此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而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也产生了很多全球性问题,诸如国际恐怖主义、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跨国犯罪、战争与和平等等,这些问题仅靠一国之力并非就能解决,必须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来应对,因而变革全球治理体制成为必然趋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内保持自己的民族基因和独

6、特个性,防止被同化,对外利用孔子学院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文化名牌促进国际地位的提高,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认同,使得中国在新的全球治理体制中获得更高的话语权,也促使传统文化的相关治理理念和方式为全球治理所借鉴。2.社会层面。首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重义轻利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绝对的功利主义思想,要轻个人利益重对他人的仁义,以实现和谐的交往关系。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和谐。传统价值观认为,家国是一体的,有国才有家

7、,国家的存亡与发展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只有为国家事业无私奉献,才能保证小家的幸福,因而崇尚“天下之公利”的价值标准。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是相互统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世界万物是相通、相融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融通与和谐,其中具有深刻的精神要义和丰富的和谐理念。其次,是增强全社会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国外大学纷纷设立汉学专业,政府也设立专门资金鼓励研究中华文化,哈佛大学开设的中国古代哲学课程更是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我们的近邻韩国也非常重视自古传人的中国传统习俗,并将中国

8、传统节日端午节申遗,这对国人产生强烈刺激。因此,在我国经济强大之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该保持自豪和礼敬,在不同文化对比中坚定自身的发展信念和文化生命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既不能过分崇拜西方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