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哲学中国哲学毕业论文 说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中国哲学论文题目:说器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易·系辞》上的一句名言。但是这形上、形下之分,竟将道、器划归似乎尊卑有分的两重世界。历代论道之文如汗牛充栋,相比之下,器则备受冷落。在道的意蕴几被前哲时贤道尽的情况下,本文只得反其道而行之,不论道,专说器。下面的论述将表明,器之用大矣哉! 一、从用具到礼器 人间世其实就是器间世。尽管历代大家把道说得活灵活现,但在经验的世界里,人们目所视、耳所听、体所触者,毕竟多是器而非道。简单的界定是,器是人
2、工制作的物品,故广义的物可以包括器。器、物对举只是在狭义上相对人工与自然的区分而言,而器物连用所指的一般是器。关于器的经典论述,首先来自儒家经典《易传》。 《易·系辞》的论述精到而系统。作者提出,器是通过观物取象制作而成的。何谓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依此,这个象既是物之形象,也是易之卦象。卦象之象本就是物的形态的摹写或象征。《易·系辞》用写神话般的笔法,把上古史当作帝王圣贤观象制器的过程,加以高度概括: 古者
3、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4、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这一制器观,也是从渔牧、农耕,到工商以至文字时代的社会发展史话。帝王是否真的是器的制作者,可以存而不论。而从大量出土的陶器、铜器中所描绘、雕刻与塑造的各种虫鱼鸟类的图像中,可以推知制器与观物取象确有深刻的联系。这是对器的
5、起源的一种解说,而非对复杂的器物作分类描述。 器的使用覆盖着社会生活所有的领域,但最能代表古代文化特质的器是礼器。儒家论礼的经典《礼记》中就有《礼器》篇。不过,更能清晰表达器与礼的关系及其变化脉络的,则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论述: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 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 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
6、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 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 ,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这段论述与上引《易·系辞》的说法
7、相表里,堪称经典。《系辞》的重点是器,《礼运》的主题则是礼。后者从饮食入手,概述了先民从茹毛饮血、衣葛巢居到锦衣玉食,即由粗劣原始到精致文明的生活历程。礼就是这一不断完善的生活方式的制度化。其内容不仅指衣食住行的条件,还含养生送死、事鬼敬神的义务,更有正君臣、序上下的人伦规范。全文没有一个器字,但伴随着整个过程,均离不开各种器的发展、完善。如麻丝、布帛、台榭、宫室、牖户、鼎俎、琴瑟、管磬、钟鼓、簠簋、笾豆、铏羹,等等,哪一种不是器呢?可以说礼的完备就是器的完善。正如仪式化的礼是从日常生活中升级定制的,礼器也是从实用器具转变而来的,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