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五运六气

2011年五运六气

ID:18994140

大小:31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6

2011年五运六气_第1页
2011年五运六气_第2页
2011年五运六气_第3页
2011年五运六气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年五运六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五运六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从2011年1月下旬至2012年1月下旬,作为辛卯年的气运周期,辛卯岁,岁金在上。火在下。水运在中。水胜火。火胜金。天气虚。水能制火而生金。金又生运。其邪乃微。宜资化源。以助金气。安其运水。无使受邪。食白丹之谷以安其气。食间气之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运化同清。宜多地化。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2、  辛卯岁半之前。阳明主之。若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於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苑於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乾面麈。腰痛。目昧眥疡。疮痤痈。病本於肝。诊在足太冲脉。法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辛卯岁半之後。少阴主之。若热淫於内。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出页>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法宜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牧之。以苦发之。气交之间。水运统之。涸流

3、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蛰虫不藏。土气润。水泉减。草木条茂。荣秀满盛。其气滞。其用渗泄。其动坚止其发燥槁。其藏肾。其化兼所不胜。其病癃闭。邪伤肾也。候其气者。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若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眚北。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腨膝。故曰、岁水不及。湿乃盛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寃,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胕肿。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併辟。肉瞤瘛。

4、目视<目巟>(huāng,音荒)<目巟>。肌肉胗发。气并膈中。痛於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   初之气:从大寒至春分前(1月下旬至3月下旬),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太阴湿土。风湿是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倒春寒,天气变冷,河水复冻,时有寒雨。湿邪在表,热邪在里,多见肿胀、嗜睡、鼻衄、呕吐、小便赤黄等。应多吃小米、薏米、红小豆等温性燥湿类食品。   二之气:从春分至小满前(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少阳相火。天气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荣茂。由于气温回升过快,热邪郁积难发,易生疠气,很可能会有

5、瘟疫流行,须防急病致死。发病可能多在北方。应多吃绿豆、荸荠、藕等清火类食品。   三之气:从小满至大暑前(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阳明燥金。天气不热反凉,凉热交替,燥雨互现,忽冷忽热,气候严重反常。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饮食,适当吃些辛温类食品。   四之气:从大暑至秋分前(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太阳寒水,冷雨降,多湿寒,会明显感到“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湿伤脾、寒伤肾,应多吃些小米、薏米、山药、大枣、黑豆、红小豆等温寒燥湿类食品。 

6、  五之气:从秋分至小雪前(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厥阴风木,深秋不冷反温,草木不凋反荣,多风少雨。此时要防咳防燥,以备暖冬。应多吃梨、果、多喝水。   六之气:从小雪至大寒前(11月下旬至2012年1月下旬),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阴君火。蛰虫不藏,水不结冰,气候温和,是为暖冬。此时又可能有感冒流行。应注意多吃些去火的食品。 2011年五运六气辛卯年的五运六气?辛卯年表 辛卯岁,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中见少羽水运。岁水不及。气化运行後天。燥化为天气。玄化为左间。明化为右间。

7、故天气急而其政切。苦化为地气。柔化为左间。动化为右间。故地气明而其令暴。阳专其舍。炎暑盛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於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则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谷白丹。间谷命太徵者。其耗白甲品羽。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正化度也。介虫静。羽虫育。是乃岁物之宜。介虫耗。寒毒不生。是皆地气所制。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清热之气。持於气交。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後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辛卯岁,岁金在上。火在下。水

8、运在中。水胜火。火胜金。天气虚。水能制火而生金。金又生运。其邪乃微。宜资化源。以助金气。安其运水。无使受邪。食白丹之谷以安其气。食间气之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运化同清。宜多地化。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辛卯岁半之前。阳明主之。若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於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苑於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