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

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

ID:18990238

大小:136.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5

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_第1页
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_第2页
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_第3页
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  西汉时期,为了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从汉武帝开始,多次遣使西行,与西域各国互通友好。其中,经历最为曲折、成就最大的当属张骞。最终,张骞带着他的匈奴妻子和助手回到长安,他们也带回了对西域的了解。司马迁评论张骞为"凿空"西域。此后,涌现出一大批"旅行者"奔走于西北大漠,他们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繁荣奠定了基础。  张骞带匈奴妻子回长安  阿富汗是古大月氏国旧地,大月氏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国家。汉武帝刘彻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寻访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虽然出使未获成功,但是却沟通了中原与西域诸

2、国的联系和交往。敦煌莫高窟里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对于张骞的丰功伟绩,史记中有非常高的评价,但没有为他单独作传,张骞的主要事迹见之于《史记·大宛列传》中。班固的《后汉书》为张骞和李广立了传,在《西域传》中也有大量关于张骞的记载,但其主要资料还来自史记。司马迁用"凿空"(《史记》中写道:"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一词总评张骞的业绩,不仅是笔力透纸背,其实也凝结了司马迁对张骞出使西域艰难困苦的准确认知与对张骞一往无前的毅力的高度评价。  如今人们经常演唱的民歌《苏武牧羊》是对汉代的另一位出使者苏武的赞颂,对他羁留北

3、海期间虽茹毛饮血但持节不失的风骨称赞不已,苏武的精神与张骞略同,但与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功绩还是不能相比。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以郎应募",即完全是自愿的。出使的规模也不小,因为道经匈奴,被匈奴羁留软禁了10年,甚至给张骞娶了匈奴妻子,还有了孩子,目的当然是消磨其志,想让他打消西行的念头。"然骞持汉节不失",信念一直存留。不过,他如何与匈奴上层周旋,使得匈奴人放松对他的监视,允许他举家西迁,恐怕也不那么简单。他不仅要带上妻子和儿女,还要带上他的副使堂邑父和其他老部属,继续他的西向大宛、康居、月氏之行。这个峰回路转

4、的过程,至少要有他的匈奴妻子参与,这也说明张骞的妻子不会是一般的匈奴出身。  在回途中,为避匈奴游骑,他们转道昆仑山祁连山间的"羌中之地",但还是被匈奴抓捕了,要不是一年后因为匈奴单于死于内部混乱,张骞一行也很难有机会回到长安。张骞第一次出使历经13载,百余人的使团,只剩下他的助手堂邑父和他的妻子。堂邑父是西域人,熟悉情况,熟悉地理地形而且能骑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免去了饥渴与迷路的不时威胁;但若不是张骞妻子深明大义而且与张骞相濡以沫,张骞也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十年陷匈奴,在大月氏待了一

5、年,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不辱使命的不仅是张骞,还有当行时属于"敌国"一方的匈奴族人,堂邑父受封了,但张骞的妻子并没有下文。司马迁写《史记》惜墨如金,多用白描,寥寥数笔交代了张骞妻子也回到汉朝。我们无法知道她的名字,但从张骞的匈奴妻子身上,我们能感知这位出自游牧民族的善良女性如何的善解人意,又如何能为爱情、亲情和自己的选择献出自己美好的年华。  张骞墓位于今天汉中的固始县,在凭吊张骞墓园的时候,我曾想,这里应当有堂邑父的一尊塑像,尤其应当有张骞的匈奴族妻子的塑像。她是张骞"凿空"西域的一个精神动力,古丝路的正式开通,一

6、半功劳要记在这位可敬的少数民族女性身上。史料中并没有她的姓名,也没有提到张骞在西域出生的儿女,想来大的也只有七八岁,小的尚在襁褓之中,他们一同回到了长安,他们或者冻饿而亡,或者寄养在西域,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去推测,但张骞和他的妻子为了丝路使命,牺牲了人生最宝贵的一切,是谁也明白的。  甘英西行未能渡海  张骞历尽艰难回到汉廷,被拜为太中大夫,并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被封为最高异姓爵位博望侯,但翌年以卫尉之职与李广出兵右北平,"军失亡多",以当斩罪"赎为庶人",面对这种变故,他并没有心如死灰。官场失意的张骞依然心向西北

7、,数次建议出使乌孙,再一次被拜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张骞二次出使,不仅密切了与乌孙的关系,还分遣副使出使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完成了通西域的不世之功。张骞的心思缜密,由大夏市场上的蜀布与邛杖推测到西南的贸易通道,因此他也是古代全方位规划和开拓丝绸之路的第一人。  史书对他的德才评价也是古传记中高规格的,"骞为人疆力,宽大信人",九字评价掷地有声。这样一个有毅力有魅力的外交人物深得各方爱戴,以至于"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张骞的至伟厥功建立在陆上

8、丝绸之路上,并不意味着他们只看到了陆地。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吊诡,张骞的后继者、班超的副使甘英,是继张骞之后另一位伟大的中国旅行家。甘英最远到达条支。这个条支是何地,众说纷纭,有美索不达米亚之说,也有阿拉伯半岛之说。  如果是阿拉伯半岛,甘英应当进入了大秦东罗马,如果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甘英很难直接面临地中海。史书记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