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ID:18989442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3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小说文本阅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一、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结构依靠情节的力量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有:(1)线索。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也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

2、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的作用: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2)情节安排的技巧。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等。①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②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

3、,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③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④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⑤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⑥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⑦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

4、。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⑧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分析作品结构1、文段作用开头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小说);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欲扬先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首尾呼应。中间段: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照应上文,呼应下文;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到……,层层深入);前后照应结尾段: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

5、明中心;深化主题;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戛然而止,回味深长。标题:(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62、引用(穿插性材料)作用(1)印证……的观点(表现……的内容);(2)与……形成对比或衬托(正衬、反衬);(3)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文学色彩;(4)多角度丰富文章内容.3、分析句段作用型(1)内容上:主要看这句(段)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的意图等。(2)结构上:引起下文,过渡,铺垫,照应,点明(或深化)主旨,总结等。4

6、、布局谋篇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设置悬念;一波三折;主次(详略得当)5、选取、安排素材取材作用:凸显主题,拓展主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小见大;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按观察点的变换;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按作者所见所闻、所感为行文线索;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二、概括段(层)意、主题1、题目解读法;分析首尾法;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联系背景法2、概括模式: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描写),表现了……的思想感情(赞美或批判……)三、体会句子含义1、句子含义的类型表层含义:字面意思语境含义:在句中的临时意义,往往指概括意

7、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句外意义,往往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反语、双关、婉曲)2、理解、体会角度(1)关键词语;(2)分析修辞:还原为没有使用修辞的意思明白的句子:比喻句找相似性,比拟句找形象性,借代句找相关性。(3)特殊位置;(4)文本主旨(段意、情感)、上下文、结构层次3、答题步骤步骤:思想性(句子含义)——艺术性(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格式:①这句(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②表达了……的内容,达到了的作用(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