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

ID:18967184

大小:19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7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_第1页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_第2页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_第3页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_第4页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联通湖南2012年度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及集成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一、室内分布系统整体要求2(一)总则2(二)室内分布与室外大网的关系2(三)技术指标3(四)室内信号电平的外泄4二、工程界面4三、室内分布集成5(一)物业协调5(二)勘测6(三)集成标准7四、室内分布系统开通测试、优化及验收13(一)设备通电前检查13(二)信号源及系统参数检查13(三)开通测试与工程优化13(四)、验收15五、技术建议书16六、工程服务要求16七、售后服务17.一、室内分布系统整体要求(一)总则1.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信号源、多频段合路器、信号分布系统三个

2、部分。2.设计应满足服务区的覆盖质量和用户容量的需求,并考虑室内、室外网络的协调发展。应根据用户预测结果对基站进行配置,并随着用户的发展及时增加基站配置或增加基站小区并调整室分结构,以满足室内的容量需求。3.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和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必须满足GSM和WCDMA、WIFI业务发展需要。4.室内分布系统应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信号的均匀分布,避免信号的外泄;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的切换,避免室外基站布局过多的调整。5.室内分布系统所采用的不同厂家的器件必须能够互联,以利于择优选型及统一维护。6.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实施容易,不

3、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7.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方便后续维护调整。(二)室内分布与室外大网的关系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室外基站的一个有效补充手段,普遍应用于各大中城市重点建筑物的室内深度覆盖,日益成为整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必须从整个大网层面来考虑,而非楼宇单点的设计考虑,从而保证用户的网络体验始终如一;必须按照室内、室外一张网的思路进行整体、协调的规划。特别是3G无线网络,室内和室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必须对二者的覆盖和容量进行统一协调的规划。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采用“小功率、多天线”分布方式,使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4、都得到良好的覆盖。在整个覆盖区达到比较高速的速率,可以防止由于室内覆盖信号泄露造成对大网的干扰。2.无线接入方式由于会对室外大网造成干扰,对大网的无线指标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密集城区不采用这种方式。3.根据室外区域的特点,合理控制室内分布系统向室外的信号泄漏。避免对室外基站小区信号形成干扰,避免不必要的室内外切换,使网络服务质量下降。4.某些距离室外宏蜂窝基站非常近,但又有必要建设室内覆盖的,考虑到软切换,不宜采用微蜂窝基站,宜采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5.由于同样站距情况下的WCDMA室外基站覆盖效果(VT业务)比GSM900MHz弱大约5dB。所以,按照GSM900连续覆盖布局的室外网络中,

5、部分可基本满足GSM900覆盖但仍可能需要单独为WCDMA建设室内覆盖系统,该类WCDMA室内覆盖系统可共址建设DCS1800室内覆盖系统。6.WCDMA与DCS1800的覆盖能力接近,所以,如果室外网络站点布局按照DCS1800连续覆盖设计,则从覆盖角度考虑,WCDMA和2G网络的室内覆盖系统需求是相同的(即只需要在建设2G室内覆盖系统的楼宇中建设3G室内分布系统)。7.WCDMA的室内分布系统仍应作为室外基站的室内深度覆盖补充手段;在GSM容量需求较大的城市,根据实际容量和覆盖需求情况,选择将DCS1800建设成为连续覆盖的主要承载网;在该基础上共址布局建设WCDMA室外基站,形成较好

6、的基本覆盖;再在该基础上选择建设WCDMA室内分布系统。8.对于DCS1800尚未形成连续覆盖的城市,共址建设WCDMA室外基站后,如果仅对WCDMA存在少量大中型建筑物的室内深度覆盖不足,而GSM可以实现基本覆盖,则可以为WCDMA单独建设室内分布系统。9.因为WCDMA的覆盖能力小于GSM900,和DCS1800接近,所以如果WCDMA网络与GSM共址建设室外站点,则都需要考虑与GSM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址建设WCDMA室内分布系统;为WCDMA新建的室内分布系统,也可以根据目标区域内的GSM容量需求,选择共址建设GSM或DCS1800室内分布系统。(三)技术指标1.GSM网技术指标(1

7、)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根据各地情况取定;(2)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取定为2%;(3)干扰保护比: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不开跳频)C/I≥9dB(开跳频)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38dB(4)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5%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5)无线覆盖边缘场强:95%的区域室内≥-85dBm,其他区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