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利大事记

五、水利大事记

ID:18933889

大小:144.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9-22

五、水利大事记_第1页
五、水利大事记_第2页
五、水利大事记_第3页
五、水利大事记_第4页
五、水利大事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水利大事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五、水利大事记ø宋ø[北宋·1]拱北堤建成北宋治平中(公元1065~1066年),惠州大守陈筑拱北堤,堤长约200米。[北宋·2]归善飓风三日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秋七月,归善飓风三日。[北宋·3]筑苏公堤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苏东坡捐犀带助栖裨寺僧曾希固筑苏公堤,堤长约320米。[北宋·4]筑惠州南坛堤北宋年间筑南坛堤,堤长300米。ø元ø[元·1]循州、惠州大水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秋七月,循州、惠州大水,凡漂没庐舍二百九十区。[元·2]惠州雨水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秋七月,惠州雨水,罗浮山崩,凡二十七处,坏民居,

2、湮田间。ø明ø[明·1]修筑三山至马山堤段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乡绅邓四少(秀才)倡筑三山至马山堤段(马安围),堤长6公里,堤高1米左右。仍留渡船头和坳背沥两缺口1公里。[明·2]修筑惠州南隐堤·61·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644年)修筑南隐堤,堤长约350米。[明·3]筑惠州钟楼堤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修筑钟楼堤。[明·4]修筑惠州烟霞堤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修筑惠州烟霞堤。[明·5]归善大水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秋七月,归善大水。知府李傅请免本年田租之三,许之。时积雨弥旬,水乃骤溢,坏公署民居,湮没田禾,

3、人多溺死者,郡匿不知闻,及傅至即上疏恳请获免是岁秋粮十之三,士论韪之。[明·6]归善大旱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八月,归善大旱。[明·7]归善大旱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大旱,春正月不雨,二十日雨后复旱,秋八月朔日雨,俗谓之塞龙口,果至次年二月不雨,十县田禾僵死(当时惠州府十属县),归善尤甚。ø清ø[清·1]兴建鸭窟坣清乾隆二十五前(公元1760年前)水口源塘村民兴建鸭窟坣(水口圩至下源段),堤坣长二公里,堤顶高一米左右。[清·2]归善春旱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归善春旱,四月中旬始雨,斗米贵至钱四百文。[清·3]马安围鸭窟坣

4、被洪水冲崩·61·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马安围鸭窟坣被洪水冲崩,由乡绅(当时称筑堤总理)严铬昌、严立恒二人倡仪组织堵口复堤,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竣工,立碑记其事,改名为“永宁坣”。[清·4]兴建万年至潭屋山堤段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万年、青边等村民兴建万年至潭屋山堤段(马安围),堤长12公里,堤身高一米左右。[清·5]归善大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七月大水,自二月至七月雨无间日,虽盛夏晨暮犹寒,县城雉堞尽没,府城西门不没者尺许,西江村市田庐漂荡无算,浮尸遍水面。[清·6]兴建广和堤围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5、)兴建广和堤围,堤长六公里。[清·7]兴建横沥水东堤段清同治年间,横沥水东和岭下村民兴建水东堤段(岭下至福元角),堤段长二、四五公里。[清·8]惠州大雨飓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八月,惠州大雨飓风,府学宫櫺星门石柱倒折,文星塔顶飞坠,沿海漂没万余人,冬不雨,麦失收。[清·9]兴建澳头南边灶、石井等10条海堤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兴建澳头南边灶、石井等10条海堤,总长八、○三公里,捍卫耕地面积二千二百七十亩,人口二千七百人。[清·10]春大旱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惠(阳)、博(罗)、东(莞)等县春大旱,早稻无插,晚造歉

6、收。[清·11]东江洪水暴涨·61·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五月,东江洪水暴涨,水势浩大,蓬陵下至横沙,田地冲毁无数,民房崩毁甚多,灾情十分严重。[清·12]大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五至七月,惠州水灾,西、南、北城门掩闭,东门水深二、四尺,石龙之火车桥轮渡不能穿过,货物赖驳船转运。[清·13]兴建白马陂清代年间兴建白马陂(今永湖地区),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灌溉农田五百余亩。[清·14]兴建沥林英光台塘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87年)兴建沥林英光台塘,集雨面积一平方多公里,库容三十万立方米。经1965年维修后,该台塘蓄水库容达

7、四十万立方米。ø民ø[民·1]惠阳大雨月余民国元年(1912年)6月,惠阳大雨月余,江水膨涨,马安、汝湖、三栋、水口、平潭、平山、甲子一带,禾苗浸没,城内水深丈余,马安围横沙决堤。[民·2]广东东、西、北三江水同时盛涨民国4年(公元1915年)6月,广东东、西、北三江水同时上涨,惠州、广和约等处均崩围,受灾人口20.91万人,受灾面积39.35万亩,损失总值稻谷12.49万市担。[民·3]马安围横沙被大水冲决堤围两处民国6年(公元1917年)马安围横沙被大水冲决堤围两处,受灾面积6.37万亩,损失总值稻谷12.92万市担。·61·[民·4]兴建潼湖堤

8、围民国8年(公元1919年)潼湖围动工兴建,民国9年竣工,堤长4.54公里。[民·5]台风海潮民国22年(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