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923736
大小:196.4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27
《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研究摘要团队知识隐藏会对交互记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是交互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为了揭示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尤其是对它的行为要素的影响机理,整合了交互记忆系统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以交互记忆系统为因变量,以团队知识隐藏为自变量,以团队情感信任为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团队知识隐藏是交互记忆系统的阻碍因素,削弱了交互记忆系统的功能,并且不利于团队成员间信任关系,包括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建立与维持。团队情感信任能够促进团队成员在信任彼此专长和能力的基
2、础上更好的协调,并解释协调不畅的原因。揭示了交互记忆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发现了可信维度对协调维度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团队知识隐藏;交互记忆系统;知识管理;知识分享;团队情感信任引言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组织越来越依靠团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1]团队内部及时的分配、分享及应用知识成为了团队绩效的源泉,[2]但知识在团队内部的转移与分享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知识整合与应用的效率也存在高低之分。如何提升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水平及知识整合的效率和效果,成为了当前有价值的研究问题。[3]交互记忆系
3、统理论(TransactiveMemorySystemTheory)可以为团队的知识管理提供独特的解释,有助于从微观过程视角洞察团队内部的知识分布、整合及应用。[4]交互记忆系统作为团队内部处理知识与信息的劳动分工系统,主张团队成员信任彼此之间差异化的专长与知识,并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协调,促进团队任务的顺利完成。[5]较多研究已经证实了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产出的积极作用,[6]如提高了团队知识管理效率,[5]促进了团队有效性、创造力以及成员满意度等。[7-9]交互记忆系统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6]影响交互记忆
4、系统的因素既有个体层面的,如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一般性差异和专有知识、技能等特殊性差异);[10-12]也有组织层面的,如组织施加给团队的压力等。[13]在团队层面,同样有许多因素影响了交互记忆系统的效率和效果,如团队成员之间的网络联结、团队情绪氛围、团队断裂带等均会对交互记忆系统产生作用。[14-17]团队领导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形成高承诺的工作系统,实现成员之间的交互记忆,[18]不同的领导风格会影响内部沟通和协调的效率和效果,最终作用于交互记忆系统。[19,2
5、0]总之,现有文献从不同的分析层面、理论视角下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因素,但本文认为,交互记忆系统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两个理论缺口。第一,现有研究在解释不同因素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时,知识隐藏并未被作为前因变量或中介变量,但常被作为假设提出背后的逻辑串联或路径机制,即已有研究是默认员工不会故意隐藏知识,而阻断了知识分享的通道。如陈帅、陈伟的研究表明,在员工间交换知识的前提下,团队断裂带会对交互记忆系统产生作用;[16,17]Hood探讨了心理安全感对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将成员持续分享知识的意愿作为假设提出的
6、依据;[15]CabezaPulles默认在员工愿意输出知识、不阻碍知识充分流动的情境下,团队成员之间的网络联结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可信和协调维度产生显著影响。[14]也就是说,已有研究多默认了有效交互记忆系统的前提条件是,员工不会故意地隐藏知识,但是,忽略了员工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不愿意输出知识。[21,22]知识隐藏(KnowledgeHiding)是近年来知识分享理论(KnowledgeSharingTheory)发展中出现的新构念和研究的新问题,它是员工面对同事的知识请求时故意隐瞒或刻意掩饰的行为,[21]这
7、种行为既削弱了组织绩效、[23]抑制了同事的创造力,又会引发同事间不信任循环,对知识隐藏者本人的创新和绩效也造成不利影响。[24]知识隐藏有报告率低的特点,[25]隐藏知识的员工通常避免暴露,[26]但这并不能否定知识隐藏在组织中的普遍存在。美国管理学会的研究表明,尽管企业在2008年花费近730亿美元用于知识管理,但不情愿输出知识的情况仍然存在。[27]一项来自超过1700名员工的调查表明,76%的员工对同事隐藏了知识。[21]知识隐藏和知识分享是两个不同的构念,虽有相关性,但并非是事物的两面,二者不是对立
8、的,有4点区别:(1)当个体不具备某项知识时,面对他人的询问不能表现出知识输出,这时知识分享度低,但由于并非故意隐瞒,也不能增加知识隐藏度;(2)输出知识需要具备知识表达能力,尤其对隐性知识而言,没有故意隐瞒,但也未必能充分表达,很可能知识隐藏度不高,但知识分享度也不高;(3)有效地知识分享需要接收者能理解和吸收知识,没有故意隐瞒的知识表达,知识接收者也未必能充分地理解和吸收;(4)员工可能同时表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