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908786
大小:6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6
《五上第5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执教人:2013年月日总课时数:【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初步感知人们对黄山奇松的情有独钟。【活动方案】活动一:自学生字。1.初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小组成员轮流读含有生字的词语。(组内成员互相纠错、正音)3.组内默写生字词,轮转批阅。(组内1号同学负责报词)4.汇报展示,自我完善。活动二: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一定要注意哟!课文重点介绍了哪几种奇松?它们“奇”在哪里?在文中用“”画出读一读。2.小
2、组交流。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想一想“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2.小组交流。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检测反馈】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荣誉(yìyù)屹(yìqì)立饱经风霜(xiāngshuāng)2.用下列词语造句。屹立饱经风霜3、黄山被誉为“”。黄山的“四绝”是 、 、 、 。黄山的三大名松是 、、 。4116、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执教人:2013年月日总课时数:【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背诵第2自然段。
3、2.感受、品味黄山松的奇美。【活动方案】活动一:感受奇松,激发情感。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①找出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②练习读好这些句子,读出美感。2.小组讨论:①交流所画句子,并说说感受;②小组内互背自己喜欢的句子。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二:角色体验,提升情感。1.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从文中找一个词语来概括。2.小组交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三:返顾全文,真情赞美。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赞美、热爱之情
4、。2.如果你来到黄山上游览,看到美丽的黄山奇松,你将发出怎样的赞叹?3、你也来当一回小导游介绍黄山的名松吧。【检测反馈】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屹立 耸立这棵高大的青松,虽然经历了很多风吹雨打,依然( )不倒。 历经沧桑 饱经风霜镇国寺像一位( )的老人,俯视着来来往往的船只。2、按课文内容课文填空:送客松 , ,游人 。它向山下 ,好像 。陪客松 ,如同 ,在陪同游
5、人。42导学反思: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执教人:2013年月日总课时数:【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3.自读自悟,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活动方案】活动一:自学生字1.初读课文,在文中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小组成员轮流读含有生字的词语,互相纠错、正音。3.组内默写生字词,推磨批阅。(组内1号同学负责报词)4.汇报展示,自我完善。活动二:感知内容1.轻声读课文,认真思考:课文
6、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试着概括一下。2.领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记叙方法,小组交流,对课文进行分段。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三:感悟壮观1.默读1~4自然段,在文中用“”和“﹏﹏﹏﹏”分别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读读那些打比方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2.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检测反馈】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缝隙(xīxì)喧嚣(xiāokǒu)撩(liāorǎo)裹挟(xiéxiá)2.读了课文1-4自然段,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黄果树瀑布的声响?3、你又想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它的形态?
7、4317、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执教人:2013年月日总课时数:【活动方案】活动一:“亲近”瀑布。1.认真朗读5~7自然段,思考:哪些句子是描写我们的感受的?用心朗读,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2.读了这些句子,你联想到描写瀑布的古诗名句是什么?3.小组交流。4.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二:“沉醉”瀑布。1.读读最后一自然段,圈出最能体现黄果树瀑布神奇魅力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结合徐霞客的相关资料来谈。2.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三:返顾全文,用心体会。1.自由练习朗读全文,读出感情。2.请
8、为黄果树瀑布设计一句广告词,吸引海内外游客。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检测反馈】下面的括号里可以填什么词?看谁填得最准确最生动。(1)壶口瀑布从高处( )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2)泉水咕嘟咕嘟往外()。(3)一辆汽车疾驶而过,()了我一身泥水。(4)丝丝春雨( )落在草地上。(5)微风( )过我们面颊,像妈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