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

ID:18894517

大小:7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6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_第1页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_第2页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_第3页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_第4页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回归分析_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章6.1试举一个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实例。答:例如有人建立某地区粮食产量回归模型,以粮食产量为因变量Y,化肥用量为X1,水浇地面积为X2,农业投入资金为X3。由于农业投入资金X3与化肥用量X1,水浇地面积X2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回归方程效果会很差。再例如根据某行业企业数据资料拟合此行业的生产函数时,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与能源供应都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关,往往出现高度相关情况,大企业二者都大,小企业都小。6.2多重共线性对回归参数的估计有何影响?答:1、完全共线性下参数估计量不存在;2、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

2、理;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4、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6.3具有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回归方程能不能用来做经济预测?答:虽然参数估计值方差的变大容易使区间预测的“区间”变大,使预测失去意义。但如果利用模型去做经济预测,只要保证自变量的相关类型在未来期中一直保持不变,即使回归模型中包含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也可以得到较好预测结果;否则会对经济预测产生严重的影响。6.4多重共线性的产生于样本容量的个数n、自变量的个数p有无关系?答:有关系,增加样本容量不能消除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但能适当消除多重共线性造成的后果。当自变量的个

3、数p较大时,一般多重共线性容易发生,所以自变量应选择少而精。6.6对第5章习题9财政收入的数据分析多重共线性,并根据多重共线性剔除变量。将所得结果与逐步回归法所得的选元结果相比较。5.9在研究国家财政收入时,我们把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为:各项税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其他收入等。为了建立国家财政收入回归模型,我们以财政收入y(亿元)为因变量,自变量如下:x1为农业增加值(亿元),x2为工业增加值(亿元),x3为建筑业增加值(亿元),x4为人口数(

4、万人),x5为社会消费总额(亿元),x6为受灾面积(万公顷)。据《中国统计年鉴》获得1978—1998年共21个年份的统计数据,见表5.4(P167)。由定性分析知,所有自变量都与y有较强的相关性,分别用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作自变量选元。解:逐步回归法回归方程为:y=865.929—0.601x1-0.361x2+0.639x5但是回归系数的解释不合理。解:(1)分析数据的多重共线性。直接进行Y与四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做多重共线性的诊断,由SPSS分析得相应输出结果如下:a方差扩大因子法,由表1中VIF值,可知x1,

5、x2,x3,x5的方差扩大因子远大于10,这几个自变量之间存在很高的线性相关性,即回归方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b.特征根和条件数判定法。输出结果如表2:表1表2其中最大的条件数=290.443,说明自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这与方差扩大因子法的结果一致。其中x0,x2,x4,x5在第五行同时较大,表明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2)消除多重共线性。下面根据多重共线性剔除变量。先剔除VIF值最大的自变量,得:从上表可以看出,VIF的值中,除了以外,其余的均大于10,故回归方程依然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继续剔除VIF值最大

6、的自变量,得:从上表可以看出,VIF的值中,除了以外,其余的均大于10,故回归方程还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继续剔除VIF值最大的自变量,得:由上表可以看出,所有自变量的VIF值都小于10,故回归方程的多重共线性已经被消除。但自变量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不显著,剔除后再做回归分析得:从上表可以看出,得到的回归方程为回归方程的多重共线性虽然被消除,但是模型的自变量的t检验P值为0.068>0.05,说明在95%的置信度下对y的线性影响不显著。模型只剩下x3,(3)所得结果与逐步回归结果比较。对逐步回归选出的三个自变量做多重共

7、线性的分析,得到: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选出的自变量为,但是回归方程还是存在多重共线性。但是根据多重共线性剔除变量后,模型只剩下x3,损失了很多信息,得到的模型国家财政收入只与x3建筑业增加值有关,显然不符合建模的初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