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ID:18873976

大小:27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6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_第1页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_第2页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_第3页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_第4页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余杭区2018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杭州市余杭区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做学教一体化”课堂教学范式构建与运作的研究》中期报告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课题组负责人:方建胜主要成员:许希伟柳剑朱旭颖严晓鸿一、问题提出(一)问题产生的来源1.城市化中新问题:2016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2016版《健康城市蓝皮书》显示,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0%。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若城镇化率继续按每年1%的速度提高,14亿人的中国每年将有

2、1400万人口进城,而且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的确定,人口越来越多的向大城市聚集。拆二代和打工仔:城市化给城乡结合部学校留下的两大“遗产”。①拆二代——拆迁安置子弟。就杭州市某区而言,2016年截至9月底,全区共需农民多高层公寓安置农户31772户134420人,已回迁安置农户15677户64238人。目前仍在外过渡农户16095户70182人。如果按照每5人中有2人为学龄孩子,那么该区就有拆迁安置家庭背景的学生5.3万人,这批本土学生95%以上都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入学。②打工仔

3、——进城务工子弟。根据官方数据,全国没有城市户口的外出务工者人数已超过两亿一千六百万。这一庞大的数字意味着每六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移民”,每六个“移民”就有两个学龄孩子,而大城市的移民比例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来自杭州市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杭州市的外来常住人口已占常住人口的20%,达177万人。农村户口生育计划一夫一妻可以生两个孩子,如果按照这样算的话,杭州市的进城务工子弟学龄孩子预计就有近百万人,而这些居无定所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只能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入学。2.学生特点分析:拆迁族一夜暴富,天降富贵,情

4、绪高涨,不屑管教子女;打工族居无定所,早出晚归,困于生计,无暇管教子女。其特点表现在:①核心素养缺失:调查研究表明,这两类学生高中生核心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学习自信心不强、学习内驱力不足、学习约束力松弛、学习意志力薄弱等方面。②天性躁动好动:这两类孩子都家庭文化水平不高,而家庭经济收入大相径庭,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人心不平,心浮气躁。这让他们的孩子根本无法心平气和的安心学习,集中表现在这些孩子身上的是“好动”的特性,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化课教学,他们无动于衷,很难深入思考,师生很难互动,课堂局面时遇僵持。这给

5、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大都市周边的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二)问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构建普通高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范式,是我校主持的2016年度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三生”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三生”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1.营造教学和谐氛围。构建“做学教一体化”教学范式,能以“做”激起千层浪,打破课堂僵局,愈合学生内心“躁动”和行为“好动”的教学“伤口”,有利于课堂和谐氛围营造。2.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构建“做学教一体化”课堂教学范式,强调了“

6、做”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3.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适合不同课型特点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范式,极大地丰富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三)提出问题:以“做”为中心的“做学教一体化”课堂教学范式,一序之变却立意全新,既集中体现了行知教育思想,又突出了“行”(即“做”)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充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的内涵。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家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关心由来已久,也确实出了不少惠民政策,办了不少实事,但对拆迁族子女主导打工仔的校园新生态的研究,国内外尚未有教

7、育部门介入研究。在“知”和“行”、“教”与“学”的先后关系问题上,古今中外学者还是颇有说法的。(一)国内研究1.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特殊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其中明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现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最大。2.陶行知把国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进中国,把古代哲学问题和孔子“知行结合”德育思想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学

8、”,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后来,于子俞等民主教育家在南京实践“学教做合一”理论。3.20世纪90年代江苏等部分省市也尝试和实践“先学后教”教学理论,主要倡导者是邱学华等。后来,江苏杨思中学率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取得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国外研究:国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相对立的经典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教育流派,以及奥苏伯尔的接受性学习和布鲁纳的发现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