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

ID:18859561

大小:119.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6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题目及答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1.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用以(承受压力),因而研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十分必要的。p62.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另一类是(体积变形)p143.判断一个界面在计算时是否属于T形截面是看(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P924.减少摩阻损失的措施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对钢筋进行超张拉)P2795.(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结构的“癌症”。P616.为防止梁的斜截面破坏,通常在梁内设置(箍筋)和(弯起钢筋),以增强斜截面的抗拉能力。P1097.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及承

2、载力与(扭弯比),(构件截面尺寸),(配筋形式及数量)等因素有关。P217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预施应力阶段,梁将受到(预加力)和(自重)的共同作用。P2919.锚下局部承压构件的承载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混凝土)提供的局部承压承载力,二是由(间接配筋)提供的局部承压承载力。P31410.在计算锚下局部承压的承载力时,计算底面积的取值时,应采用(同心对称)原则。P314二.判断题1.混凝土受到的压应力越大,其徐变变形越大。(对)p232.不管受拉钢筋在什么位置,只要是T形截面梁,就一定要按T形截面计算;(错)      P92    

3、    3.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情况,正截面破坏形式可以归纳为适筋梁塑性破坏、超筋梁脆性破坏、少筋梁脆性破坏。(对)p744.对钢筋冷拉可提高其抗拉屈服强度和延性; (错)p31     5.在结构抗力R与荷载效应S满足S>R时,结构处于安全可靠状态;(错) p436、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中,在试件表面和压力机的压盘之间涂一层油脂,其抗压强度比不涂油脂的试件低很多(对)p67、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立方体抗压强度越高。(错)p78《建混规》中规定在正截面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应变为0.01,表示钢筋的均匀伸长率不得大于0.01(错)p

4、1059、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有效预应力,其数值取决于张拉时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对)p27610、在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截面时,在预应力相同的条件下,其抵抗外荷载弯矩是一定的,与内力偶臂z的变化无关。(错)p345三.简答题1.简述钢筋混凝土梁各构造及作用p68(1)纵向受力筋梁的主要受力筋协助混凝土承担压力。(2)弯起钢筋主要用以承担主拉应力,并增加钢筋骨架的稳定性。(3)箍筋除了承受主拉应力外,在构造上还起固定纵向钢筋位置的作用(4)架立钢筋架立箍筋,固定箍筋位置,以防止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5)水平纵向筋防止因混

5、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2.为什么说预加应力可以提高梁的抗剪能力?P303答.主要由于轴向压力能阻滞斜裂缝的出现和展开,增加了混凝土剪压强度,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所承担的抗剪能力;预应力混凝土的斜裂缝长度比钢筋混凝土有所增长,也提高了斜裂缝内箍筋的抗剪能力。3.无腹筋斜截面破坏的破坏形式有哪些?并简述各阶段的破坏特点。P110答:梁斜截面破坏时的三种形态为:(1)斜拉破坏:发生在剪跨比m>3时,且梁内配置的腹筋数量过少时。破坏前斜裂缝宽度很小,破坏在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属于脆性破坏(2)斜压破坏:当剪跨比m<1时,随着荷载的增加,梁腹板出

6、现若干条平行的斜裂缝,将腹板分割成许多倾斜的受压短柱,最后,因短柱被压碎而破坏(3)剪压破坏:当剪跨比1

7、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3)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4)混凝土的弹性压缩;5)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6)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四.计算题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11.9N/mm2,,钢筋采用HRB335,截面弯矩设计值M=165KN.m。环境类别为一类。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解:采用单排布筋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及得1.011.9200x=30016510=1.011.9200x(465-x/2)两式联立得:x=186mmA=1475.6mm2验算x=186mm<0.55465=255

8、.8mm所以选用325A=1473mm22.某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和配筋情况(架立筋和箍筋的配置情况略)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为HRB400级钢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