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ID:18856245

大小:378.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24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_第1页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_第2页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_第3页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_第4页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自评报告浙江树人学院二○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一、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1(一)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1(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基本思路2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主要成效4(一)产教融合,深化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改造41、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42、推进课堂创新,深化应用性课程改革63、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4、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9(二)机制融合,共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111、深化协同育人,大力推进行业学院建设112、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组建订单班、虚拟班123、拓展校地合作,加强校政校

2、行合作育人124、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12(三)师资融合,打造“千百”工程131、“引培聘”并重,逐步优化师资结构132、打造“千百”工程,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14(四)学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151、实施“双轮驱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52、鼓励科技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17三、应用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8(一)专业应用性建设与改造有待深化19(二)师资队伍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有待提升20(三)合作育人仍不够深入,优质实践基地仍显不足21(四)适应应用型建设的评价考核、质量监控尚未成熟

3、22四、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23(一)以行业学院为龙头,深化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23(二)紧密对接产业(行业),持续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24(三)落实“千百工程”,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24(四)实施“双轮驱动”,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25五、特色与示范25(一)服务产业需求,推进行业学院建设25(二)创新合作模式,“四轮驱动”架构初成26(三)推进“六个共同”,创新协同育人途径28(四)服务人才培养,行业学院成效初显29实现“四个融合”,全面推进应用型院校建设——浙江树人大学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自评报告学校自2015年

4、底入选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院校后,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校院两级建设方案;2016年,制订了“十三五”规划,将“完成应用型示范校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四大目标之一。两年多来,学校以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为引领,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效。目前,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近1.6万人,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2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68万余册,电子图书约88万余种,建有校

5、外实习实训基地195个。在中国管理科学院(武书连)2016和201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均排名第一。一、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一)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学校建校33年来,坚持“立德树人、为国植贤”的办学宗旨,打好“民办、应用”两张牌,立足杭州和绍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实力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一流、部分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全国高校中有重要影响、质量优良、特色彰显的教学服务型大学。31办学类型定位——应用性、服务性为特征的教学服务

6、型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借鉴现代服务科学理论和服务理念,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的要求。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杭州和绍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自身的贡献。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适应能力强,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围绕“1个目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2个

7、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构建“3大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实施“4大改革”:应用型导向下的专业、课程、课堂和综合领域的改革。(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基本思路两年多来,学校坚持“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发展主题,制定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系列举措,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路径,着力实施了应用型本科建设“五个三”工程:一是发挥三个优势,借力推进转型。学校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的优势、行业优势与院校研究优势,发挥各董事单位成员作用,努力搭建多方参与、多种形式、互惠多赢的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应用

8、型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和理论指导。二是推进三个对接,有效引导转型。紧密对接产业(行业),以“适应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强化特色”为思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持续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31紧密对接职业标准,结合学分制改革,系统修订培养方案,不断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改造,推进课程体系、内容与产业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