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

ID:18822621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5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_第1页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_第2页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_第3页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_第4页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明院士谈自己的高分子研究生涯从相容到络合,到组装----论文背后的故事(江明教授在高分子科学系博士论坛的演讲)1979年的春天,我到了英国Liverpool大学,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岁过了。二十岁我就从大学毕业,可到了四十多岁我才开始我的研究生涯。.攀登之旅到了Liverpool以后我就面临着第一次科研课题的选择。当时因为我们是公派出去的,所以那边的教授还是欢迎我们和他们一道工作,至少是一个劳动力。Liverpool大学有很好的高分子的传统,在历史上是很优秀的。当时有两位老师都希望我跟他做,一个叫Bamford,他是FRS,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

2、员,非常知名的一位教授,在我去以前我就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有一本书,“TheKineticsofVinylPolymerizationbyRadicalMechanisms”,我在出国以前就读过的。他在自由基聚合方面是权威的,他的文章在不断的发。还有另外一位,名气要比他低的多,就是Eastmond,他也是做freeradicalpolymerization,以前是Bamford的学生,后来他有了自己的课题组。但他的重点转到multicomponentpolymers,就是多组分聚合物,当时这个是一个新兴的方向。就是把多种聚合物放在一起,看它的

3、物性,看它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我做了一些比较,如果跟Bamford,发文章是没问题的。但从学科上讲,当时freeradicalpolymerization基本的一些东西已经确立,很难有比较大的发展。从将来回国后的工作来讲,也难有大的贡献,国内已有很多人在这个领域工作。而多组分聚合物,虽然很不成熟,导师的名气也不是很响,但是我觉得可能会学到一些很实际、很有用的新东西,有助于回来开展工作。所以我选择了Eastmond。今天回想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做了一次很正确的课题选择。大家知道,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离开大学的学习,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过了二十多年我才

4、有机会,真正安下心来从事一点学习和研究,所以我是多么珍惜这个机会,这是可以想象的。在国外的两年我真是“如饥似渴”,学理论,打基础,做实验。然后到了1981年的春天,也就正好是我出国两周年的那一天,我就回来了。回到复旦,我就面临着自主的选题。我当然希望继续研究“多组份聚合物的物理化学”。很巧,当时遗传所刚进口了一台非常好的Hitachi电子显微镜,这对我研究多组分聚合物的形态非常有利。同时我们教研室有几位老师,在HIPS,SBS等方面都在做工作,有一个比较好的做多组分聚合物的氛围。所以我就决定以多组分聚合物的物理化学作为主要的方向来做。那么具体

5、做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国外已经考虑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我有了一些想法。就是关于blockpolymer和homopolymer,嵌段共聚物和均聚物的相容性的问题,我对它很有兴趣。blockpolymer含有A和B两种嵌段,它和均聚物的A或者B放在一起,是不是相容,这个问题非常有高分子特色。因为你想,均聚物的A和blockA,它们化学上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从我们传统化学的观点来看,它们不存在相容不相容的问题。同样的东西当然无限相容。在高分子中就不一样了。嵌段共聚物本身形成微相分离,那么你再将一个homopolymer加进去的时候,就牵涉到

6、熵的变化,它就不会是无限相容。这里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京都大学的Hashimoto和Inoue,发表在1970年,当时他们还是学生或博后,现在早已是日本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发现这个相容性不是无限的。但是只要homopolymer的分子量比block要低的话,它就会相容,溶解度非常非常大。但与此同时,我的老板在英国做的工作,用的聚合物叫ABCP,比较复杂结构的高分子。它里面最简单的部分,是H型的。两个A链,当中一个B链把它们连接起来。他用这个ABCP再加均聚物A进去,发现溶解度非常小。所以他认为通常情况,homopolymer与bl

7、ockpolymer由于不利的熵的效应是不相容的。这两个观点实际上是对立的。不过很有趣的是他们在文章里并不辩论,而是各讲各的。这在科学文献上是常见到的,如果我做的结果和别人不符合,不一样,而且也没有办法来说服别人,那么我就先把我的结果发表了再说。但是我仔细的看了两方面的文献,我觉得这里面是有很清楚的分歧,原因虽并不清楚,但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他们用的copolymer的architecture不太一样,所以可能会有影响。今天我体会到,文献上的分歧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的生长点。当时我下决心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利用我们合成上的长处,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a

8、rchitecture的高分子,我们可以做比较。所以首先我们就做了很简单的接枝共聚物,poly(butadiene)为主链,带1-2根polystyrene支链的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