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820117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3
《南平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新常态下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调研报告兴义市水土保持办公室林以成为深入学习实践水土保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新形势、新常态下水土保持工作,3月下旬,结合省水利厅部署,市水务局副局长肖荣带领州设计院、局水保办同志,围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理念、新思路这一课题,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课题组先后到安顺西秀区、普定县及赤水市进行调研,分别听取各县(市)交流汇报后,并深入到小流域项目区现场参观和考察。通过调研,安顺、赤水等地区大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把常规水土保持治
2、理治山治水单一模式逐步转型为以充分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清洁型小流域、落实精准扶贫等方面新常态生态治理模式,开辟了贵州省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这些新的水土保持治理思路和理念得到省水利厅等部门的多次好评。我们认为,安顺、赤水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对我市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持小流域生态环境很有针对性,符合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学习。同时应当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转变治理思路和理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确保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取得成效。一、普定、
3、赤水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现状与成效9安顺市西秀区溪浪小流域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省委书记陈敏尔“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的要求,全力打好山、水、田、林、路和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组合拳,奋力拓宽小康路。通过政府引导、农民作为主体,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开发中保护,把水土保持与人居环境改善、发展乡村流域、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文明乡风紧密结合,以邢江河治理为中心,以改变村容村貌为主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寨面源污染,大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溪浪小流域整治邢江河水域5千米
4、,清理淤泥20万吨,栽种荷花12公顷,种植茶叶350公顷村容村貌整治370户,硬化路面5万方,种植庭院植物4万株,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工程湿地公园2处,停车场一座,流域内设置300个垃圾桶及10个垃圾斗,配备垃圾运输车6辆。溪浪小流域整合各方资金完成投资8600万元。通过治理,溪浪小流域发生质的变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坡耕地全部得到治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精准扶贫落实到位。2016年末,流域内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2000元。2017年3月1日,溪浪小流域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
5、评审,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赤水市水土保持紧紧围绕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建设、湿地公园建设”9,主要从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人居改善等几个方面做文章,全面启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经果林,建设生态旅游景观,培育致富产业;调整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思路。凤凰沟小流域项目将水土保持工程与农村饮用水工程、村镇排水工程、道路边坡整治工程等相结合,从山上治理延伸到山下和村庄治理,在村庄房前屋后、庭院栽树种花种草,
6、道路主干道两旁建绿化带,公共休闲场地建花池,种花草树木。并把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衔接;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相结合,提高群众收入,促进项目区农民持续增收,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二、借鉴经验1、政府重视,部门协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多部门支持协调,多技术组装配套是建设高标准流域的关键。调查表明,凡是治理比较成功的小流域,都是当地政府领导重视,都成立有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并由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如安顺溪秀区溪浪
7、小流域综合治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成立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水利、财政、土地、烟草、农业、气象、水文等部门参加。集中了省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水利、烟草等部门资金,完成投资8650万元;赤水凤凰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政府统一规划描绘,各部门领取任务,各投其资完成,最后形成一幅美丽画卷。2、强调综合防护,形成完整体系。9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变仅凭单项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做法,统筹考虑各种水土流失因素,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预防、保护,治理和修复
8、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从源头治理,使整个流域自上而下,节节拦蓄,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3、切实转变水土保持治理思路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集中力量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结合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土地整理项目、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等生态工程建设,构建点面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