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804518
大小:9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5
《探索传统古村落及人文历史——寻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燕塘镇玉坡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坡村人文历史在桂东北,很多村庄都是由外地人或为了谋生、或征战扎寨戍守建立起来的,而玉坡村不同,玉坡村是一个由贬官建立起来的村庄,这在桂东北是很少见的,也许在广西也不多,贬官建立起来的村庄有什么不同吗?他为这南蛮乡野带来了多少文化?玉坡村先祖是宋元祐进士,是个文官,这个受贬的文官,为玉坡村留下了些什么?本文以综述的形式揭示玉坡村的人文历史,以供探讨。玉坡村,位于钟山县西面30多公里的地方,始建于北宋,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村庄。该村座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其东、西、南三面山岭绵延,村舍分布于
2、三台山、珠山、大庙山下,因地处较低,村落四周井泉密布,池塘广阔,水源丰富,稻田肥沃,植被茂盛。玉坡村自古注重生态保护,村庄所依的山岭树木葱郁,山青水秀,冬暖夏凉,环境怡人。且该村历史上田广地富,有钱人多,举人、秀才多,出道为官人多,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贵村和官臣乡。由于玉坡村院深楼高,村固如堡,素来被人们喻以“小南京”之美称。玉坡村的人文历史玉坡村全村姓廖,祖籍江西金鸡县,始祖廖致政,宋元祐进士,受谪出寰昭(州)之旧县龙平,南渡后(宋皇朝南迁后)不复北归,爱玉坡山水之胜而在此立家,到了元朝中叶,曾
3、因廖氏五世祖的僮仆与赤马夷壮结怨而引起争斗,玉坡廖氏族人举家迁居府城桂林。明朝初年,由其六世祖廖履常领兵回故土平定瑶民起义,复家玉坡,而重归故疆。据玉坡村廖氏族谱记载从宋到清,玉坡村有进士举人11人,其中进士1人,文举6人,武举4人,有各类贡生26人,有禀、监、庠、增生等秀才(相公)不计其数,且大多为正途入士,大多求取功名后外出为官,有官至辽东都督大总兵,藩司通史,直奉大夫,临安别驾,江南羲仓太史监千总,梧州总兵,副总兵、参戎、守府,庆远参将及酃县、光山、灵川、龙坪、恭城、柳城、全州、龙胜、衡阳等
4、县知县、知事、城守、训导、教谕等数十人。玉坡村原为一个村落,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地方贼寇常乘机打劫,为了防御匪患,该村部分较富裕的人家纷纷内迁到大庙山后,建立了玉西村,从此玉坡分为玉东和玉西两个主要自然村,也由此形成了玉西村富人相当集中的格局。玉西自然村背以大庙山与珠山为屏障,前以池塘为基础开挖壕沟,壕沟边砌护村石墙作防图1玉西村防御石墙御;全村3条入村通道,分别需经过两个门楼一个山坳;村后大庙山与珠山间形成的山坳,外陡内缓,坳上设一门,两旁砌以石墙延至两山峭壁。村前两个门楼一座在西,一座
5、在南,门楼高耸串连在坚实的护村石墙上。村中青砖筑高楼,青图2玉西村门楼石铺巷道,家家屋脊翘角,户户墙厚壁坚。居高远眺,整个玉西村有如坚固之城堡,十分井然,“小南京”之美誉因此而名。玉东村分别以三台山和珠山两座相向山体为村居靠山,珠山旁为大庙山,重要的文物点主要集中在玉东,如寺庙、祠堂、牌坊等都在玉东,这些古建筑从一定角度折射出清中期6该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强盛。位于大庙山下的玉坡大庙——“协天宫”,建于清道光时期,该庙青石做柱,青砖砌墙,小青瓦盖顶,雕花板封檐,墙头彩绘壁画,青石门框上雕双龙戏珠,一
6、对雄健高昂青石狮座落于大庙前廊坊的两边,为大庙增添了许多威严和光彩,从中可以让我们窥视到玉坡村人那昂扬与富足的精神面貌。图3玉坡大庙--“协天宫”玉坡大庙旁是廖氏宗祠,该祠面阔三间,上下两进,青砖砌墙,梁柱构架,硬山式顶,高大气派,反映出玉坡人尊宗敬祖良好的传统。恩荣牌坊是玉坡村最具特色、最亮丽的一道人文风景,也是广西有名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五房祠堂前,建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是乾隆皇帝下诏,由地方政府出银建造的,整座牌坊使用青石雕刻嵌合而成,牌坊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
7、7.32米,占地10.30平方米。主体为四柱镶合,形成三间、五楼、庑殿顶结构。四条石柱分别立在四个石基座上,柱的前后设抱鼓石,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宝葫芦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牌坊抬枋正背两面分别雕刻着多组玲珑剔透传统吉祥图案和文字匾,这些牌匾和浮雕图,每一方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含和喻意。图4玉坡恩荣牌坊牌坊背面,中间下抬枋浮雕“丹凤朝阳”图,表示贤才逢明时。“丹凤朝阳”语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比喻贤才赶上好时机。抬枋上阳刻“光
8、前裕后”匾,匾上抬枋且浮雕“八仙贺寿图”(八仙加寿星),八仙贺寿抬枋上且阳刻“世泽绵长”匾,这些都易理解,“世泽绵长”其匾上方抬枋是浮雕“鱼跃龙门”图,这“鱼跃龙门”,比喻中举升官后的飞黄腾达。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一种精神力量。当然这里也有典故,说鲤鱼跳过龙门就成为龙,在这里代表着廖世德一家所向往的最高愿望,也是廖世德一家希望达到的最高奋斗目标,这从该枋上方所阳刻楷书“恩承奕叶”两旁文武双官人物浮雕像就十分明白了。“恩承奕叶”,这里指廖世德一家的功名是承蒙祖上代代(累世)相传的。左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