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

ID:18802931

大小:34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4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_第1页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_第2页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_第3页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_第4页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实验一室内热舒适测量与计算实验二房间照度测量实验三声级计的使用和环境声测试实验一室内热舒适测量与计算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热工测量中常用的测试仪器和设备。测量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客观指标,计算预测热感觉指标(PMV)。2.测试原理室内热环境标准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中最简单的标准是室内空气温度,如住宅冬季18℃,夏季26℃。缺点:不全面。目前通行的主要评价方法有,有效温度(EffectiveTemperature,ET*),热应力指标(HeatStressIndex,HSI),预计热感觉指数(P

2、MV-PPD指标)。其中PMV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变量:气温、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和人体条件:人体活动状况、人体衣着。本试验通过测量四个环境参量、预估人体条件计算预计热感觉指数PMV。3.测试地点及仪器学生宿舍或教师办公室;主要测试仪器:TES-1360A温度、湿度计,ZRQF-F30J智能热球式电风速计,RAYMMT4U红外测温仪。4.测试方法及步骤a)了解主要的测试仪器,测量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客观参量;b)计算PMV。5.数据记录(1)姚晨阳地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m/s)热辐射温度窗4.845.60.42.8地面4

3、.855.503.4屋顶5.168.803.8门6.550.80.42.8(2)丁颖地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m/s)热辐射温度窗5.7530.72.8地面4.46003.8屋顶5.67103.8门7.3470.33.2(3)沈飞地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m/s)热辐射温度窗4.2470.32.4地面4.85003.8屋顶6.26603.4门6.4520.24.0(4)胡志东地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m/s)热辐射温度窗5.5550.23.8地面4.4610.13.8屋顶5.77203.2门6.8670.23.2(

4、5)夏振强地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m/s)热辐射温度窗6.1470.43.6地面5.35404.4屋顶6.64404.6门5.4510.34.6测试时间:2012.12.29地点:教室测试人员:姚晨阳丁颖沈飞夏振强胡志东编号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率人体着装热阻PMV/热感觉15.4℃55.2%0.2m/s3.2690.96-225.8℃57.8%0.3m/s3.2720.89-235.4℃53.8%0.1m/s3.4681.03-145.6℃63.8%0.1m/s3.4740.99-254.6℃49.0%0.2m

5、/s4.3701.05-166.实验报告及思考题1)根据测试的结果计算测点的PMV(查手册确定PMV计算公式,注意单位换算)或者填写实验小组人员总体平均热感觉;2)改变计算参量分析影响人体热舒适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答:随着人们健康舒适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影响人体热舒适感觉的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人的新陈代谢率和衣服热阻,前4个因素为室内物理因素,后2个因素为个人因素。前4要素对人体的热平衡产生影响且在各要素间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换的,某一要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常常可以为另一要素相应的

6、变化所补偿。人体产热量是不可控制的,但是人体散热量受到上述6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变量,因此热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工作是确定热舒适温度变量。要使人们真正处于舒适的室内环境中,应使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即辐射散热应占总人体散热量的45%~50%,对流散热约占25%~30%,而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4]。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室内空间质量和功能分区问题,注意室内的防热处理,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而防止不利的环境因素,创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还要求空调系统设计时慎重选择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并进行合理的气流组织。防热

7、途径有室内外环境绿化、窗户遮阳(内、外遮阳)、自然通风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等防热措施。由于之前有运动,导致新陈代谢强,加上周边气温很低,再有着装热阻比较高,所以相对来讲,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人体着装热阻对自身热舒适影响较大。实验二房间照度测量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房间照度、亮度以及材料光反射比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光反射比以及一般教室的照明要求。2.测试原理一般建筑材料可以认为是扩散反射材料,故材料的亮度与表面照度存在着如下关系:因此,我们通过测量出材料表面照度和亮度,计算出材料的光反射比r。如果没有亮度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材料表

8、面的照度Ei和材料的反射照度来计算材料的光反射比(注意选择不受直射光影响表面),即:3.测试地点及仪器光学实验室或暂借阶梯教室;主要测试仪器:LX-101四位数字式照度计,XYL-III型全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