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

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

ID:18793598

大小:1.96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4

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_第1页
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_第2页
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_第3页
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活着的“兵马俑”——岜沙苗族男子发髻考察研究InvestigationonHairdoofMan,BASHAMiaoVillage,Guizhou宗伟刚摘要:岜沙男子的“户棍”式发髻独具特色,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古老传统的“户棍”发式其意义都远远超出了族群标识装扮的功能,成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关键词:岜沙符号发髻图案户棍作者简介:宗伟刚,重庆大学电影学院,重庆400044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21024808隶属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建在月亮山麓一道古木参天的山梁两侧,距

2、从江县城不足8公里。上个世纪70年代通车的321国道沿着山梁穿过,把寨子分为东西两部分。2000年,两幅描写岜沙男子的照片获得年度中国最佳摄影奖,让岜沙进入国人视野,无数媒体慕名而来,岜沙成为新世纪的文化奇观。现代文明却没有因交通的便利和汹涌而至的游客给岜沙带来太多的冲击,部落文化仍留有鲜明的印记。岜沙人做为文化的“他者”和“异类”,依旧生活在古老习俗和充满神性的自我世界里,怡然自得。一、九黎部落后裔的神秘岜沙图1男子装束岜沙在苗语中称为“方颂”,意谓草木繁盛。岜沙几乎全部被山林所覆盖,到处是古树浓荫,遮挡了整个村寨。岜沙苗族是古代九黎部落.九黎是

3、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因有九个部落,故称九黎。原先民居住在今湖北、湖南及江西的长江流域一带。迁徙时先遣部队的后裔,频繁的战乱和迁移形成的狩猎尚武习俗至今犹存。其性格彪悍骁勇,与乾隆《贵州通志》中描述的谷蔺苗类似,“男子性剽悍,善击刺,出入必持枪弩,诸苗皆畏之”,至今不与外族通婚。然而从服饰、头饰和发髻来看,岜沙苗裔属于史书上描述的黑苗支系。“其人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色锦,皆跣足”[1],“囚首赤脚,性类犬羊,不通汉语,服短花衣……手搏而食”[2]。历史上,黔东南的黑苗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化外状态,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其习俗几乎不受外来

4、文化的影响,发式与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男子跣足科头,椎髻于顶,頍巾缠绕4。身穿左衽蓝紫色蛋浆布无领高腰衣、直筒大肥裤;外出肩扛火枪,腰系火药葫芦、铁砂牛角、枪冲、鱼篓和砍刀,颇有秦代武士遗风(图1)。这些武器曾是他们打猎、御敌的重要装备,但今天大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仅仅做为饰物。椎髻与头巾是岜沙苗裔男性最显著的标志,前人鲜有论述。岜沙男子“户棍”发髻别具一格,形象鲜明;其頍巾朴实大方、粗犷洗炼、饱满厚重,极具符号化。椎髻与頍巾作为男性的标志,不仅使其民族特征得以彰显,更加蕴含着经历数千年荡涤后的种族文化。二、“户棍”发式:活着的“兵

5、马俑”岜沙男子以“户棍”发髻和佩戴猎枪独具特色,闻名中外。“户棍”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以至于西方游客把岜沙男子称为“活着的兵马俑”,国内则称为“最后的部落”。图2岜沙男子的锥髻在黔东南一带的山区,上个世纪末,留有这种“户棍”发髻的苗人在榕江摆贝一带的老人中还偶能见到。如今,现代化的浪潮早已把年轻一代改变得世界大同,唯有岜沙人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岜沙男子修发前先将头发浸湿,然后拿镰刀将脑袋周边的“杂草”剐干剃净,仅留顶部正中的头发,拧股绾髻于此,发梢则飘散在脑后或缠绕于锥髻(图2),这种发髻被周边汉民称为“苗鬏鬏”,在苗语中谓之“

6、户棍”,象征着修整后的树干。户棍正如传说中苗族先贤所崇拜的通天“建木”一样“百仞无枝”。最早描述苗族先民发式的《淮南子》中有“三苗髽首”的记载,说明苗族先民有把头发盘于顶的风俗。明《贵州图经新志》描写苗人“男髽髻,着短衣”,清·康熙年间的《黔书》载苗族“男椎髻,……首以织花布束发”,乾隆年间的《苗蛮图册页》和嘉庆年间《百苗图》差不多每一幅都绘有男性椎髻(图3)。从《黔书》、《苗蛮图册》、《百苗图》等典籍所反映的苗族服饰风貌中可以看出,当时苗族男子装束主要特点是椎髻短衣,裹巾较少。图3《苗蛮图册》中的男子发髻和头巾头巾绕头而系,偏左打结固定,留出两只

7、类似牛角的突起.洪荒时代的蚩尤非常崇拜牛。任昉的《述异记》卷上说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牛是苗族崇拜的图腾之一。参考文献:[1](清)傅恒等编著《皇清职贡图》[Z].广陵书社,2008年:509[2]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点校《贵州通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151[3](西汉)刘安著,陈一平校注《淮南子校注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90[4]李润英、陈焕文注译《山海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345宗伟刚电话13132375559。据说,这种发式和头巾是先祖蚩尤和姜央的装

8、扮(图2、4),岜沙人也因此认为自己是最正统嫡传的苗裔。户棍部分的毛发从出生起就一直保留着,任其生长,终生不剃。村民们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