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

ID:1877613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_第1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_第2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_第3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_第4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文学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3)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三西川:历史,介入生存现实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西川越来越显示出他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重要诗人。在一种普遍接受的诠释中,早期的西川诗歌,尊重传统作为写作的伟大源头,文本体积庞大而拙于细节的感受力,意象饱满、纯净、优雅、大气而且具有高度象征性和寓言色彩,不以对外部世界的宏大叙述见长而是偏重于展示内心的沉思冥想,涤除流行的个人化魔咒而与时代保持距离进而

2、指向一种普遍性的、超越性的诗歌抱负,始终萦绕着一种神秘庄重的宗教气息以及宁静然而有力的抒情声音。评论家几乎众口一词地断定,写于1992年的长诗致敬标志着西川诗歌在意蕴和形式两方面的重大转型:“从具有唯美气质的高蹈抒情,转向一种包容复杂异质性成分的综合创造,从结构的整饬转向结构的瓦解”[37],从而隐秘地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九十年代的诗歌主题(“历史的个人化和语言的欢乐”[38])的历史期待。基于这样一种目的论的论说逻辑,西川的八十年代诗歌与九十年代诗歌相比,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异和断裂,前者如果不是黯然失色的话也至少也应被视为是走

3、向后者的注定不太完美的尝试。但若换一个思考角度和问题意识来打量,则西川的八十年代诗歌远远未被穷尽了诠释的空间。杜甫即是一突出例证——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  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  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无数个秋天指向今夜  我终于爱上了眼前褪色的  街道和松林  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息的  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  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  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是唯一的灵魂  美丽的山河必须信赖  你的清瘦,这易于毁灭的文明  必须经过你的触摸然后得以保存  你有近乎愚

4、蠢的勇气  倾听内心倾斜的烛火  你甚至从未听说过济慈和叶芝  秋风,吹亮了山巅的明月  乌鸦,撞开了你的门扉  皇帝的车马隆隆驰过  继之而来的是饥饿和土匪  但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  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  千万间广厦遮住了地平线  是你建造了它们,以便怀念那些  流浪途中的妇女和男人  而拯救是徒劳,你比我们更清楚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39]  此诗径以历史题材为底本,而这对作者来说却并非偶然:少年西川即已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水墨画的世界里并私下里开始古体诗的写作实验,以至于当他惊奇地“发

5、现”白话文时,朦胧诗早已在全国轰轰烈烈了[40]。嗣后,西川还在不同场合说过这样的话:“历史之于中国人相当于神话之于希腊人”[41]、“在中国,追溯过去乃是获取智慧的主要途径。[42]”诸如此类的话。迷恋历史掌故和中古文明构成了西川早期诗歌的一个表征,这甚至为他赢得了“新古典主义诗人”的头衔。进而言之,杜甫产生于作家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和文化背景呢?虽然对于像西川这样服膺叶芝“写作面具”的诗人来说,试图从其作品中索隐写作背景或传记因素是颇为困难的,但此诗的发生过程依然有迹可寻。作者在一九八五年夏天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旅行,足迹遍及中

6、国的大西北、大西南地区,此次“远游”给西川的心灵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以至于在十年之后他还有如此诗意的叙述——  我深深体会到了自然万物的生长、更替,以及人的寂寞与贫穷。世界上只有民歌没有歌手,因为大地上的歌唱者是树木和石头。那些在我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地名与一个个不可磨灭的先行者的名字叠合在一起:李白的写作属于长江水系,而杜甫的写作属于黄河水系;那落日中的敦煌就是但丁,而那布列井然的长安就是歌德……在这由阳光和阴影构成的世界上,诗人们回忆着,梦想着;在他们头上是一片灿烂星空。[43]  甚至在二零零年左右接受访谈时,西川

7、还以肯定的口吻指出:“远游对我的写作参考系起了作用,不仅仅是文本的参考系,还有自然界景观、人文景观对写作质量的压力。[44]”一九八五年秋季的杜甫草堂之行,为西川如何看待历史生活和生存现实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角度,但他并没有立即动手写作而是又过了四年的等待,才在一九八九年完成了这首诗——也正是在这一年,诗友海子和骆一禾的先后辞世,使得西川在“精神上受到了毁灭性打击”[45],“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刻认识到“宿命的力量”和“真理的悖论特征”[46],“对黑暗的力量特别有感受”[47]这些因素对杜甫的生成有无影响呢?  像冯

8、至和杨牧的同题诗一样,这首诗结构上也很讲究,共分五节,每节六行,开篇以庄严沉稳的祈颂语气向历史发声,最后以铿锵有力的议论句收尾。在第一节中,杜甫的博大宽厚的仁者情怀,他的把个人苦难转化为艺术资源的能力,把千年成都的山河大地(“松林”、“街道”)映照得熠熠生辉,这种精神素质一步步地征服了秋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