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ID:18766186

大小:14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22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_第1页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_第2页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_第3页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_第4页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西方哲学》笔记概论一、什么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指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渊源1.社会历史背景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l西方古代哲学:自然哲学Vs.中国古代哲学:人文哲学l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l艺术家与其在描绘这个世界,倒不如说是描绘自己的心灵。l我们的教育:教人往外看,忽视了内观。启示:想做好任何事,就要对它有感觉!——心灵的发现。l人的发现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l人的发现带动了科学的发现,近代科学产生

2、了。l科学说到底就是对世界的发现。l科学的客观性也可以受到质疑的。客观性?科学也是和文化,或者说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的。2.对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科学主义。崇拜科学:科学代表着人的理智武器对付和克服未知的能力,人的日益发展和控制自然,人的智慧的源泉。歌颂理性。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理性所倡导的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代替迷信、偏见、特权和压迫。——起到意识形态的作用。牛顿是最大的英雄。乐观气氛:用科学与理性、用计算和控制的世界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导致社会进步。科学与理性导致——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

3、强调——确凿性、精确性、确定性和严密性。3.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并行发展l古希腊:人为一切的尺度;文艺复兴:人本主义l人本主义对启蒙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人的非理性都不需要了吗?反思机械论——人是机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忽视。l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人本主义反思。4.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社会动荡、战争、灭绝人性的迫害等。5.自然科学的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细胞学说、进化论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

4、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反思,推动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发展到现代科学。近代科学不够科学。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孔德和英国的斯宾塞开创了实证主义。孔德:一切向自然科学学习。反形而上的科学。l孔德: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神学阶段,一切因果关系归结为神的意志;形而上学阶段,用抽象的观念代替神的意志来解释因果关系(抽象力或属性是运动和变化的原因);科学阶段,实证的,科学对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描述,而不进行主观想象和抽象解释。l经验批判主义(马赫,大科学家,其思想影响爱因斯

5、坦):批判将物质实体、时空、因果性和必然性非法带入经验。所谓“先天的统觉”,只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必须清除掉,“纯粹经验”构成世界的一切。马赫“要素说”:颜色、声音、压力等要素的复合(感觉的复合)构成物体。思维经济原则。以实证主义精神,感觉主义标准,区别科学与形而上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感觉的要素所组成。任何概念如不能还原要素都是心灵的虚构。将“神”、“自由意志”、“灵魂”“原子”、“物质”、“以太”……都清除出去。l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6.科学的负面影响又刺激了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科学

6、技术异化现象:人变成了及其的奴隶;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变成新的控制形式;内心世界的基本价值扼杀;道德衰退;精神沦丧……小科学时代产生大科学家,大科学时代产生小科学家。“约翰.纳什”的现象;问什么今天诗人很少?三、哲学渊源1.科学主义的思潮渊源:近代哲学主要两个潮流——经验主义(培根)和理性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经验)+理性主义(逻辑)2.人本主义: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智、情感、肉体3.对近代哲学的突破科学主义抛弃了形而上学,使哲学更加自然科学化,主张科学高于哲学。反对“绝对理

7、念”和思辨哲学。形而上学即神秘、独断、纯思辨的“知识”。不能证实。不存在比科学方法更高的哲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最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科学方法研究应当是哲学的中心内容。科学高于哲学,哲学必须以科学为根据,为科学服务。——这就是哲学中科学主义倾向。人本主义突破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哲学模式,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主张以“人”为本。(近代哲学主要以认识论为中心,如人怎么认识世界等)。认为黑格尔的三段式(正、反、合)拐杖是个铁框框,扼杀了人。而重要的是人的意志、欲望、情感本能、非理性应当高于理性。4.人本主义

8、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l人本主义:这个人是非理性的,非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的体验、意志、本能、生命等,重视诗、艺术、文学、音乐等人文艺术。人本主义排斥科学。l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理性和逻辑,排斥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幸福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幸福要自己体验。5.现代西方哲学对我国的影响与根源分析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界著名论战。导火线是张君劢1923年2月在清华大学“人生观”演讲。人生观高于科学!Vs.丁文江:科学方法是万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