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

ID:18731347

大小:9.5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21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_第1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_第2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_第3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_第4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针刀及手法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 及针刀手法治疗全军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乔晋琳目录概述局部解剖病因病理诊断及分型鉴别诊断治疗一、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又叫寰齿关节错位,寰枢关节不稳症(紊乱)。或枢椎旋转半脱位(RAS)。临床表现为枕项痛、偏头或头项痛、头晕或眩晕发作、恶心、胸闷、眼胀、视物模糊等交感神经机能增强和脑供血不足的症象。本病于1907年由Corner首先报道,1968年Wortzman正式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近年来有关本病的诊断、治疗和病因病机研究增加,但缺乏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一、概述针刀医学认识本病主要是颈部的动态

2、平衡失调和力平衡失调。动态平衡失调指颈部(特别是上颈段)软组织急慢性劳损,形成粘连、疤痕、挛缩等病理变化,造成上颈段软组织的动平衡失调而致病。力平衡是指长期的慢性的软组织损伤破坏了颈椎的静力平衡,使颈段椎体处于失稳状态,寰椎关节紊乱,患椎骨质增生等骨性改变。二、局部解剖寰枢关节中部齿状突与横韧带间的后关节齿状突前关节外侧寰椎下关节突与枢椎上关节突构成的一对关节突关节,该关节囊大而松弛,关节面平坦,活动度较大。二、局部解剖枕骨与枢椎的连接的韧带翼状韧带:齿突与两侧枕骨髁下内侧面之间的二条韧带。齿端韧带:枢椎的齿突与枕骨大孔前缘的一条韧带。组成头与颈

3、之间作前后倾和左右旋转时的牵制性韧带二、局部解剖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横韧带、翼状韧带、前、后纵韧带以及关节囊韧带来维持。关节运动幅度大,软组织易在外力(剪力)作用下变性损伤,成为半脱位或脱位的解剖学基础。二、局部解剖上颈段与寰枢关节半脱位相关的肌肉:枢椎是上颈椎旋转的应力中心。枢椎作为颈部10块肌肉的起止点:棘突肌6块(左右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颈半棘肌),横突肌4块(左右中斜角肌、肩胛提肌),是寰枢椎旋转的动力,也是受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外伤、劳损及炎症因素都会对上述肌肉造成长期慢性损伤,造成寰枢关节动态平衡失调,进而引起半脱位(力平衡失

4、调)。三、病因病理1、病因:尚无统一定论,与如下因素相关。①头颈部外伤②局部韧带松弛③上颈段失稳④炎症感染⑤先天性变异等三、病因病理2、病理创伤炎症观点:生物力学损伤观点:三、病因病理—创伤炎症观点创伤劳损炎症寰枢关节周围关节滑膜渗出、韧带挛缩、肌痉挛。关节错位(半脱位)形成旋转、偏移、倾斜等细微改变,椎动脉受牵拉、扭曲、压迫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枕神经卡压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丛(颈上神经节)过度兴奋软组织进一步缺血痉挛、疼痛加重、颈椎失稳加重、广泛的神经系统相应症状。三、病因病理—生物力学损伤观点球头与颈连接的形态作用于球(头)的外

5、力方式茎切线1%弦线98%轴线1%头发生旋转头发生旋转头发生前移受力点集中点在翼状韧带齿端韧带韧带拉伤,局部萎缩、变形枢椎旋转半脱位(FRAS)枢椎侧方半脱位(LAS)枢椎旋转半脱位(RAS)C2棘突偏歪齿状突与侧块间距左右不对称上述特点+寰齿间隙≥3mm三、病因病理关于寰齿间距(ADI)与诊断潘之靖提出:寰椎关节紊乱者ADI<3mm,成人ADI>4mm,儿童ADI≥5mm为半脱位。熊友之提出:成人ADI<3mm即可诊断半脱位及功能紊乱症。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提出:正常人ADI维吾尔族为3.08±0.71mm,汉族2.16±0.68mm。不同民族

6、ADI不尽相同。戴力扬提出:国人成人ADI在中立位为2-4mm,个别4-5mm,>5mm应高度怀疑寰枢椎不稳,需结合临床。四、诊断及分型(一)诊断1、病史与临床表现①病史:有头、颈部外伤史、劳损史。②临床表现:枕项疼痛、偏头痛、颈项痛;头晕、视力模糊、失眠、耳鸣、健忘、胸闷、恶心、颈椎歪斜、头位不正广泛神经系统相应症2、触诊①颈部触诊,枢椎棘突偏歪,有明显压痛及条索状物;有偏歪侧的项肌萎缩,上下项线压痛阳性。②枢椎的棘突、横突、局部压痛,颈肌紧张。四、诊断及分型3、颈部X线片:摄C1-2的正位张口位片A.齿状突形态左右不对称;B.齿状突颈部形态左

7、右不对称;C.寰枢椎关节面长度、形态左右不对称;D.枢椎棘突向一侧偏位;E.枢椎椎弓根断面同向移位;F.颈2、3棘突不在同一轴线上;G.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左右不对称;H.寰椎椎关节面错位。A-F项为RAS特征,G、H项为LAS特征。四、诊断及分型4、寰齿间距:报道“寰枢椎脱位的机制及诊断”(颈腰痛杂志,1998.(19).3:215)一文。将是否造成脊髓压迫表现作为脱位程度的判断。对临床51比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ADI(A-O距离:寰椎前结节后缘至对应齿状突、前结节下缘之距离)脱位程度与脊髓受损例数作了比较:因此,结合上表及前述寰齿间距不同的诊断

8、依据,我们似可将寰枢椎半脱位的ADI诊断标准适当放宽一些,小于5mm如何?关键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体征。四、诊断及分型脱位程度病例数脊髓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