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

ID:18693880

大小:2.30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0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_第1页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_第2页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_第3页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_第4页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地理专题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一、高考展望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3.我国三大

2、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二、考点透析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要与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比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黄土疏松易侵蚀和崩塌;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作用较强。人为原因有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产生的危害:造成河道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使得黄土高原生态

3、系统十分脆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2、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一般方法一般是从区位条件、

4、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1.区位条件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2自然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1)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2)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少,工程造

5、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可修盘山公路或隧道。(3)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3.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4.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对运

6、输的需求。5.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3、我国南方低山地区各种资源的优势与问题农业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品种丰富,生长快,更新能力强,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江河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灌溉和发电问题季风活动不稳定,春季低温阴雨,盛夏伏旱等气象灾害多发利用品种单一,经营粗放,没有发挥潜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是利用

7、不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二是大面积的红壤需要改良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因而地形复杂,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措施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发展水利、建设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垦,保护植被,改良红壤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和水利工程三、精典回放例1:图1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图1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兴修水利C.毁林开荒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

8、国平均水平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A沙尘暴B.泥石流C.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