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郑歌德个人培养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号:11008001060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科学学位)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篮球年级:2011级研究生:郑歌德指导教师:陈钧教授填报日期:2011年11月10日7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须知一、请参照专业培养方案和研究生学籍管理方法中的有关规定。二、注重研究生的德、智、体全体发展,并须完成研究生毕业对学分、体育专业实践环节、讲座课和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三、填写内容要详细,字迹要清楚。如填写不下,可另加页。四、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由指导教师制定,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报研究生部批准
2、后生效。五、培养计划一式三份,研究生部、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各存一份,并于新生入学后两个月内上交。六、如需对培养计划的内容进行修改时,须由导师对修改部分做出书面说明,交教研室审核后,报研究生部备案。7一、研究生简况及具体要求简况:郑歌德,男,团员,汉族,1986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06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大学体育学院主修篮球专业,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裁判员证书,曾做过区级和校级裁判。在校期间,学习刻苦认真,于2006——2009学年,多次获奖学金。2007——2008学年,获国家助学金。2011
3、年09月进入首都体育学院,成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具体要求:1.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注重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做到德才兼备。3.提高本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必须专心致至,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4.加大外语的学习力度,力争在第一年的学习期间通过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力争通过六级英语考试,同时达到能够阅读
4、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的水平。5.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会应用相关软件解决实际问题。6.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社会交往能力;积极参加教学训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通过翻译专业资料和撰写专业文章,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使自己成为具备从事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训练专业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合格毕业生。7二、课程学习计划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备注学位非学位科学社会主义√362公共课自然辩证法√362公共课外语√724公共课体育学大专业课√362专业课篮球专业方向课√724专业课专业
5、技能与实践应用课√362专业课体育专业实践√2专业课讲座科0实践课体育赛事管理√362专业基础课运动心里理论与应用√362专业基础课运动创伤学√362专业基础课运动训练科学监控√362专业基础课运动心里理论与应用√362专业基础课Spss与体育统计分析√选修课体育科研方法√选修课体育市场营销√选修课拓展训练√选修课游泳√选修课羽毛球√选修课学分合计37非学位课137三、体育专业实践计划起止日期地点对象内容第三学期2012年9月-2013年2月首都体育学院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情况,选择以本科生为对象的篮
6、球普修课、专修课。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术课教学实习,或理论课教学。四、外出学习、社会调查及参加学术活动计划起止日期对象内容每年度每年度每年度每年度NBA、CBA、WCBA、CUBA、洲际、世锦赛等高水平大学篮球队、俱乐部、国家队等各类相关学术会议、讲习班、论文报告会等社会篮球运动开展情况、职业篮球运动概况、世界及各大洲篮球运动情况、论文研究内容相关问题调研等观摩篮球比赛、观摩篮球教学训练学术会议调查访问7五、学位(毕业)论文计划研究方向及选题范围:根据自身的基础特点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初步设想就篮球运
7、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或者与篮球学科相关、相近学科交融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工作设想:1、通过前一年半的课程学习,进一步扩展专业知识面,并重点加强篮球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对篮球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为论文的选题、研究和撰写打好基础。2、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一篇与题目相关的、3000-5000字的具有较大信息量的文献综述。3、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学校“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在第三学期结束前,选好论文的题目并完成论文的开题工作,并向研究
8、生部上交论文开题报告。4、根据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计划,从研究方法的设计、资料的采集与加工、学术观点的形成与创新、论文的撰写与修改上加强指导、督促和把关,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5、按照学校规定,独立完成一至两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力争正式发表7六、培养措施一、指导教师指定重要阅读著作与文献,督促研究生完成重要专著与文献学习。二、导师要定期听取研究生学习情况汇报,指导、探讨、交流学习体会,努力提高学习效率。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