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685523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1
《浙江高考状元今何在 多数过着普通人生活(组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高考状元今何在多数过着普通人生活 50%选择出国,多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尽管称不上完美,但浙江的高考状元们,在之后的学业和工作中,仍是佼佼者。 本报记者章建森 高考成绩公布,全省文理科状元也被迅速“揪”出。 毋庸置疑,新鲜出炉的状元们,必将被鲜花、掌声,乃至奖学金所簇拥。他们短暂的明星生活自此开始。 30多年的高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状元。但刹那耀眼之后,人们发现,当年的高考状元们似乎永久地淡出了视线。 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如人们期盼的那样,成为社会的精英?又或者褪去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2000
2、年状元] 十年后芝加哥再聚首 5月下旬的一天,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但200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陆文,却丝毫没有心思去欣赏眼前的美景。当然,她也不知道,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即将发生。 下个月,陆文将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所以这几天,她天昏地暗地改写论文。陆文用博客记录了她当时的状态:眼睛开始发酸发涩,无法聚焦,有大团云朵状物体漂浮。 最后她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是用眼过度,叫陆文注意休息。可没过多久,她又发现自己的脖子也开始咯吱咯吱作响,最后连后背和肩膀都开始剧烈地抽痛。 医生说,颈椎也出
3、了问题。 但论文还得写下去。陆文准备去校园小店买咖啡提神。 就在路上,她碰到了周翔。 周翔和陆文,分别毕业于桐乡高级中学和嘉善高级中学。2000年,两人同时以655分的成绩,获得浙江省21世纪第一个理科状元头衔。同年,他们一起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系学习。 2004年,陆文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该校分子生物遗传学系读博。周翔也不负众望,在拿到北大优秀毕业生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诸多荣誉之后,拿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offer,攻读神经生物系博士学位。 6年时间里,两人不曾联系。但兜兜转转,周翔最后也来到芝加
4、哥大学面试。当年的两位高考状元,分隔6年后,在芝加哥五月明晃晃的阳光下偶遇。 陆文称这是一团很大的“猿粪”。如果面试成功,两人又将继续在芝加哥大学成为同学。 没人再提起“状元” 尽管十年过去了,周翔还是老样子,憨厚的笑容,时不时露出两颗虎牙,不过结婚了,还有了小孩。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大,周翔经常叹气,并感慨“还是本科时候开心”。不过每次谈到孩子,他总是幸福地笑,笑得眼睛只剩一道缝。 陆文,仍旧是那个开朗、古灵精怪的女孩。不过因为读了博士,开始自称李莫愁:“今年9月,开始读博士后,将升级成"灭绝师太"。” 周末,
5、一群旧友聚会,有人唱起《十年》。 对于状元的头衔,陆文和周翔似乎都已淡忘。 “本科同学是知道的(她和周翔是高考状元),但之后就基本没人知道了。我不刻意宣传也不刻意隐瞒,只是过去很久了,不值得太多强调。”她说。 成为状元,陆文觉得很偶然。 “在我看来,高考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而且也许是人生里最公平最没有杂质的机会,所以如果可以,努力抓住这个机会。”陆文说,“十年后,我回想那一年的高考,都很感谢十年前的自己,那么坚持和努力。半夜两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一周七天,全年无休。如果没有那样的努力,我的人生
6、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很自豪可以烧得一手好菜 陆文出生在单亲家庭,父母早年离异,妈妈一直辛苦工作,为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因此,让妈妈高兴,也成为陆文最大的学习动力。 虽然不像周翔那样,早早地结婚生子,但陆文目前也处在甜蜜恋爱中。她说,以前“状元”这顶帽子给了她不少压力,但到了美国之后,压力少了很多。 “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成就感不是来自跟人比较,我现在觉得自豪的事情跟考试跟成绩跟挣多少钱没有太多关系。”她说,“我很自豪我可以烧很好吃的菜,尤其擅长红烧;我可以拼装各式家具,尤其擅长带抽屉的柜子;我可以自己决定想做的
7、事。我觉得更多的成就是来自内心的满足感。” 谈到将来,陆文希望在美国再呆三五年进行博士后的研究,“然后如果有机会就成为"海龟",希望可以找到大学里面的职位,教书育人、做科研。” 调查 50%状元选择出国 记者调查走访的浙江近十多年内的20多位状元,50%选择了出国。 这一点,和去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基本一致。 该课题组调查了1977年至1998年全国各省份高考状元共计724位。调查显示,高考状元进入大学之后,基本是大学校园中的佼佼者。大部分状元本科毕业时选择
8、继续在国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统计到的350多名状元中,可统计到职业状况的有130多人,其中约40%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或定居海外。 浙江的高考状元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理科状元出国率远比文科高,二是近年来出国率越来越高。 难怪当时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疾呼,对于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国家应该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 部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