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

ID:18657637

大小:1.12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9-20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_第1页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_第2页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_第3页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_第4页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_第5页
资源描述:

《130202-大豆习性及种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豆1大豆简介1.1大豆的名称大豆、菽,毛豆、黄豆、青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乌豆、泥豆、马料豆、秣食豆、Glycinemax,soy,soya,soybean,soyabean,soybeanplant,soja,sojabean1.2大豆基本信息【界】:植物界Plantae【门】:种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亚门】:被种子植物亚门【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豆目Fabales【科】:蝶形花科Papilionoideae【属】:大豆属Glycine【种】:大豆Glycinemax大豆(学名:Glycinemax),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在中国,日本和朝鲜,不同软硬的豆腐已经吃了几千年了。欧美现代也开始吃豆腐,但是一般用来代替奶制品。大豆属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别名黄豆。其种子也称为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

3、;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去。本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1.3大豆的历史起源1、历史的证据大豆起源于中国,从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商朝甲骨文中有菽的象形文字。我国最古老的、记述史前文化的、著于元前六世纪的《诗经》里,便记载有;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等。由此推断我国大豆种植历史约在5000年上下。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播去的。公元前三世纪大豆由我国传入朝鲜,六世纪

4、传至日本。约在300年前,大豆传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欧美认识大豆则在18世纪以后。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3年)编的《史记》中,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谈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指出:“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卜慕华指出:“以中国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时代有了甲

5、骨文,当然记载得非常有限。在农作物方面,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是当时人民主要依以为生的作物。”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于槐。出于沮石之峪中。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于卯。”2、起源考证国际学者均认同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何处有多种假说。瓦维洛夫在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学说中认为大豆为温带物种,起源于中国中西部山地及毗邻低地。Hymowitz提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河流域并得到许多研究者的支持。Fukuda认为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东北。王金陵则推测大豆起源于华南或印度附近。吕世霖认为大豆可能有多个起源中心。近期一些研究支持后两种假说。还有

6、一些日本学者则认为有些日本栽培大豆可能不是从中、朝传播过去而是直接由日本本地野生大豆群体驯化的。研究一个古老作物的起源应该回答五方面的问题:出自何物种何种群、何地、何时、由何人群驯化以及演化的经过。2大豆的分类1、大豆按种皮的颜色和粒形分五类: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按粒形又分东北黄大豆和一般黄大豆两类。青大豆:种皮为青色。黑大色:种皮为黑色。其它色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大豆。饲料豆(秣食豆)其中,黄豆占大豆总量的90%以上。2、大豆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又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我国以春大豆为主。3大豆的用途3.1大豆的营养成份大豆中营养成分表项目蛋白质异黄酮

7、低聚糖皂甙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磷脂大豆油核酸大豆成分(%)38-420.05-0.37-100.08-0.1020见下表4-4.51.5-318-200.1-0.2人体需要量/天90-120g50mg5-10g20-50mg20-35g149mg5-20g10-30g400mg大豆中维生素含量表:项目胡萝卜素B1B2烟酸泛酸B6生物素叶酸肌醇胆碱C含量Mg/g0.2-2.411-17.52.32-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