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

ID:18640399

大小:110.5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0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_第1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_第2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_第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_第4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卷周测卷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测十六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

2、“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

3、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

4、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上世纪1995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

5、,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A.商灭

6、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

7、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李奕畴,字书年,河南夏邑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大考改礼部主事,典贵州乡试,游①迁郎中。五十七年,出为山西宁武知府,调平阳,有政声。历江苏粮道、山东按察使。嘉庆十一年,坐巡抚保荐属吏违例,牵连被议,左迁江南河库道。十三年,迁安徽按察使,治狱明慎,多平反。霍丘民范受之者,赘於顾氏,与妻反目,外出久不归。县令误听讹言,谓其妻私於邻杨三,锻炼成狱,当顾氏、杨三谋

8、杀罪,其母与弟及佣工某加功,实无左证,五人者不胜刑,皆诬服。奕畴阅供词,疑之,骤诘曰:“尔曹言骨已被焚,然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