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

ID:18633555

大小:8.2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9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_第1页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_第2页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_第3页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_第4页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类印板:房山云居寺石经与契丹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石類印板:房山雲居寺石經與契丹藏THESTONESRESEMBLEDPRINTINGBLOCKSTHEENGRAVEDBUDDHISTSTONESCRIPTURESATYU@NJU!MONASTERYOFFA@NGSHA!NANDTHEQÌDA!NCANON雷德侯(LOTHARLEDDEROSE)佛經作為佛教“三寶”之一,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其傳播和保存就一直被視為一項重要的佛事活動,在歷朝歷代∗都得到了相當的重視。由此形成的書經、刻經藝術也成為佛教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遼代後半期,中國的佛教徒進行了兩個重大的刻經工程。其一為房山雲

2、居寺刻經,僧人們將大藏經鐫刻於石板之上。另一處為燕京,僧侶們把大藏經雕刻在木板之上,即是著名的契丹大藏經。契丹大藏經雕板的刊刻肇始于遼興宗時期,約西元1038年;結束於1069年,遼道宗皇帝治內。房山雲居寺的僧人們從隋朝起即開始刻經,但在唐末中止了刻經活動。直至西元1027年,遼代聖宗時期,僧人們又恢復刻經工作。圖1圖1∗我的良師益友羅炤教授十幾年來永不倦怠地支持我作房山石經研究,謹此圖表1示我對他衷心的感激。本文曾於2004年龍門石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特別感謝與會者惠予的批評與指教。此外,蔡穗玲博士、張少華、陳碧華、以及邢志輝同學在我撰

3、寫此篇文章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的幫助,在此一並致謝。320LOTHARLEDDEROSE房山雲居寺的遼代刻經和契丹藏雕板的刊刻存在著某種關聯,前代的學者們對此早有論及。但迄至二十世紀前半期,學者們都無緣一睹雲居寺石經的原貌。契丹大藏經的雕板也早已下落不明。但是在二十世紀的後半期,中國學者的兩個重大發現卻令學界喜出望外。1956—1958年間,文物工作者在房山雲居寺內的釋迦牟尼塔旁邊發現了封藏了八百多年的石經,包括一萬多塊石經板。不到二十年後,即1974年,中國學者又陸續發現了一些用契丹藏雕板印刷的經卷。這些經卷夾藏在應縣木塔的釋迦牟尼佛雕像裡,

4、由此而得以保存。正是這兩大發現才使我們現在得以將房山雲居寺的石經和契丹藏的雕板加以比較,此亦本文的宗旨所在。在房山雲居寺內保存有一石经塔,修建於1118年,即石經封埋於地下一年之後(圖1)。石經塔上的題記記錄了通理大師刻經的情況,其中有一句話:“石類印板,背面俱用,鐫經兩紙”(圖2)。這裡“類”字的含意頗耐尋味。此處為何強調石板“類”印板呢?石經板在哪些方面和木製的雕板相似呢?根據現在所見的石板,通理大師在1093年刻經時,使用了一種全新的石板形制,與以往的大型碑形石板不同。新的石板是橫置的長方形,高約45釐米,寬75釐米。由圖2此可見,“類

5、”字2也許有兩層含意。一為石板和雕板的版式一致。另一個意思可能2表示石板和雕板前後兩面圖1圖1石類印板:房山雲居寺石經與契丹藏321都鐫刻了內容。但此處,“類”並不表示尺寸相同。這一點下文會作更進一步的探討。此外,“鐫經兩紙”中“紙”這個字也出現在石經板上的題記裡。譬如在一塊刻了《成唯識論》的石經板上錄有‘計紙一十八張’六字(圖3),另在《瑜伽論》的一塊石板上記有‘計二十二紙’五字(圖4)。石經塔題記提到的紙跟這裡所提到的紙會不會是指用契丹藏雕板圖3印刷出來的3經卷紙呢?答案是3否定的。契丹藏雕板印出的經卷紙和用於房山雲居寺石板刻經的紙是2不

6、同的,原因如下。2我們以《中圖1阿含經》卷36圖1為例。圖5是房山雲居寺石經《中阿含經》第36卷的第一塊石板的拓片。圖6是在應縣木塔中發現的《中阿含經》第36卷的前兩張木刻印紙。圖443322圖1圖1322LOTHARLEDDEROSE圖5石類印板:房山雲居寺石經與契丹藏323圖6324LOTHARLEDDEROSE印刷的經卷高22.3釐米,用21張紙粘貼而成。每張紙平均長53.5釐米。木刻印紙大概比石經板小三分之一。所以,僧人們無法把用木刻刊印的卷紙直接放到石板上進行鐫刻。圖622圖1圖1圖7從木刻印紙到石板的轉換過程中,存在著書丹人臨寫的

7、環節,而且字體也同時被放大了。在這一過程中,書法的風格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和石經相比,木板雕印的經卷用筆多方且筆道輕脆。石類印板:房山雲居寺石經與契丹藏325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木板至石板的轉換過程中,版式變化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每一行的字數2.每一紙的行數3.每一經卷的紙數石刻本每行都是17個字,所以排列非常規矩,縱、橫都很整齊。但是,在木刻本裡每行的字數不等。圖8石刻本同木刻本在第一紙的形制上完全相同。但是,從第二紙起開始出現差異。石經第二紙首行的第一個字是“一”,最後一個字是“瞿”。這一行共有17個字,而且其他所有石板的每

8、一行皆為17字。木刻本裡相應的這一行的首字也是“一”字,但是,末字是“曇”字,這一行共有18個字。從此處開始,石刻本跟木刻本每一行的第一個字就不相符合了。326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