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误读——宋朝

历史的误读——宋朝

ID:1863262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9

历史的误读——宋朝_第1页
历史的误读——宋朝_第2页
历史的误读——宋朝_第3页
历史的误读——宋朝_第4页
历史的误读——宋朝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的误读——宋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元丰初,周邦彦到汴京,元丰六年(一○八四)献《汴都赋》,长七干字,神宗(赵顼)见而异之,召他到政事堂,命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赋中多古文奇字,清臣多不识得,只好读其偏旁。这是一篇摹仿汉代《两都》、《二京》的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这和他后来的宦途坎坷很有关系。当他献赋之举传播之后,名动天下,即自太学诸生升任太学正。但以后久不迁升,而出任地方官,先任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后任溧水(今属江苏)知县。哲宗(赵

2、煦)即位后调回汴京,哲宗命他再诵《汴都赋》,以后一直做京官,厉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并以直龙图阁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知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改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迁官明州(今浙江宁波),再度调回汴京,拜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直到徽宗(赵佶)时代提举大晟府(中央音乐院)。后来又出知顺昌府,迁处州(今浙江丽水)。夔龙纹“夔”古称是一角一足的动物,实际上则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像。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爬行龙纹、卷体

3、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等。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根据龙纹的结体大

4、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夔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尽管盛名在外,然而到底这“二十

5、四桥”指的是什么却成了一个数百年来未有定论的谜题。有学者认为二十四桥指的是扬州周边的二十四座桥,还有学者认为二十四是一个编号,指的是当时扬州城中的第二十四座桥。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与这桥有关的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相传曾有二十四位美女立于此桥之上吹箫,二十四桥也因此而得名。哀公[1]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①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

6、称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对有学识的人的作用给以很高的评价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大宋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960—1127年)与南宋(1127—1279年),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合称两宋

7、。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当全国各族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日子里,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相当于现在京戍部队司令)赵匡胤奉命率部北上御辽,到达陈桥驿站后,在其弟亦未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及亲信赵普的密谋下,策划了一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从而“稀里糊涂”的登上了九五之尊,兵不血刃的开创了大宋王朝的基业。他的这次改朝换代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演变,朝代的取得都这么温柔,缺少暴力,那这个朝代的施政温和、开明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古以来对宋朝的评价褒贬不一,褒的有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

8、代之一,儒学复兴,兴学重教,政治上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格曾如此评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在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大有人在。贬的方面有说宋朝是中国历史军事软弱的时代之一,经常被北方游牧民族的辽、金、夏侵犯,最终退守江南,建立了南宋,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的统一。其实这些褒贬纯粹是仁者见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