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

ID:18613634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9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_第1页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_第2页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_第3页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_第4页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水平考试大纲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嘉兴学院《大学语文》目标控制课考试大纲嘉兴学院《大学语文》考试属于目标控制课考试,为检测嘉兴学院部分本科专业学生的语文水平而设置。考试将在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上测试考生语言文学知识和阅读写作的能力。一、试题结构试卷总分100分。四种题型。(一)判断题 20%每份试卷的判断题共20小题,每题1分。(二)单项选择题 30%每份试卷的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三)简析题 10%每份试卷的简析题共3小题,大致分配成每题3分、3分、4分。(四)写作题 40%每份试卷有2道写作

2、题。其中,基础写作题1题,篇幅500字以上,30分;应用写作题1题,篇幅300字左右,10分。二、内容构成整份试卷所涉及的考察内容可以分成四大类:一般性语言文学写作知识、与精读篇目相关的知识及阅读理解能力、应用文知识、写作能力(包括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具体说明如下:(一)一般性语言文学写作知识 约占总分的15%1.字的知识:字音、字形、字义、造字方法等。2.词的知识:词语的辨识和应用。3.语法知识:语病辨析、句意判断、标点应用。4.修辞知识:修辞格的辨识。5.文学知识:文学体裁特点、古今

3、中外著名作家和作品的了解。(二)与精读篇目相关的知识及阅读理解能力 约占总分的25%本大纲指定30篇精读文章,文章均取自徐中玉、陶型传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全国自学考试教材的《大学语文》(2006年版)。1.总体考察内容(1)识记每篇文章的作者:所属时代、国别、派别;文学成就、文学流派和文学史上的地位。(2)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旨(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3)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创作特色:如论证方法、叙述方式、人物描写方法、抒情

4、方法、结构特点,等等。(4)识别并理解文章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反语、反诘、设问、反复等。(5)理解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判断重要句子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6)熟记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和表情达意作用。2.具体篇目及要点6(1)《寡人之于国也》孟轲概括西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西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开展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5、。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说理的特点。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2)《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能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3)《论毅力》梁启超认识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能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成

6、功”。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认识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认识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4)《咬文嚼字》朱光潜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谨严”。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论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论证方法。认知文中的理解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5)《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理解文中“尽烧债券”情节所体

7、现的传统民本思想。概括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认知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方法。理解本文主要采取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展现冯谖的形象。说明本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整体构思艺术。(6)《垓下之围》司马迁概括本文所刻画的项羽的性格特征。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描写及其表现作用。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7)《张中丞传后叙》韩愈概括许远、张巡、南霁的性格特征。认知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理解文中为许远辨诬的驳论着眼点和论证方法。辨识文中刻画张巡、南霁

8、云形象所采用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细节描写诸方法,并说明其表现作用。认知文中的相互映衬和侧面烘托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8)《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认知这是一篇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旨意,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理解本文的整体类比方法,指出文中诸多类比之处。6指出本文的对比手法,说明其表达作用。(1)《前赤壁赋》苏轼识记这是一篇文赋,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的形式特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苏轼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把握本文“乐-悲-乐”的情感变化线索。指出文中描绘江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