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D:18606792

大小:30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9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第1页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第2页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第3页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第4页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班序号:老师:2012年4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资料与结果:过程:基础数据设计结果班级2配产量50t/d班级内序号7采油指数5.068井深2000m井底流压12MPa静压17.922MPa下泵深度960油层温度90度泵排出口压力8.94含水率0.4悬点最大载荷套压0.5MPa悬点最小载荷油压1MPa液柱载荷20.79KN生产气油比50m3/m3泵效29.32%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最大扭矩5kN·m泵径44mm冲程3

2、m冲次6rpm油井流入动态计算(1)采油指数计算:测试点:,,饱和压力,油藏压力,现:>,则:(2)某一产量下的流压<<,则按流压加权平均进行推导:-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MPa)017.9221514.5273511.00940.09310.000458.123556.721605.36268.1320已知:配产量:此时该井底流压小于泡点压力,故该井内为油气水三相混合。图1:三相流IPR曲线-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原油物理性质计算(1)原油的API度:由于原油的API度大于15,则使用Lastate

3、r的相关计算公式计算溶解油气比:其中:1.的计算:当原油API度<38.3时,地面脱气原油的有效分子量2.的计算:泡点压力系数,其中,而当时则溶解油气比(2)原油体积系数:-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1)原油密度:(2)油水混合物的密度-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井筒温度、压力场及下泵深度计算1.井筒温度场的计算井筒温度场以线性关系计算,深度为L,计算式为:T=16℃+74℃×L/20002.井筒压力场的计算井筒多相管流的压力梯度包括:因举高液体而克服重力所需的压力势能、流体因加速而增加的动能和流体沿管路的摩阻损失

4、,其数学表达式如下:式中,井斜因素因为没有数据不予考虑,多相混合物流动的摩擦阻力系数需要考虑流型进行考虑,多相混合物的流速根据流型不同而变化很大,计算困难;简化压力场的计算,采用线性方法。因此简化的压力梯度=实际情况因为有抽油泵的增压作用而是压力梯度不同,此公式不适用于该后续下泵深度的计算,不符合有抽油机井的井筒压力梯度。3.下泵深度及泵排出口压力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井底流压Pwf=8.70MPa,井口回压(油压)Ph=1.0MPa,油管的沉没压力Pn=3.0MPa,套压Pt=0.5MPa,井深2000米。根据以

5、上数据可以计算出油管下端至井底的距离Lm=(Pwf—Pn)/ρmg=689.14m,因此油管总长度L=2000–689.14=1310.86m。根据沉没压力可知,套管与油管的环形空间内,上部为气体,套压Pt=0.5MPa,由此可以求得动液面的深度:油管下端入口距离动液面的距离Ln=(Pn–Pt)/ρmg=302.25m,环形空间动液面的深度Ll1=2000-302.25-689.14=1008.61m.同理可求得不下泵情况下油管内动液面深度Ll2=948.16m.由此可以假设下泵深度为Lp=960m,根据油管内液

6、柱压力和油管的井口回压Ph,在忽略井内摩擦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泵的排出口压力Pz=Ph+ρmgh=1.0MPa+7.94MPa=8.94MPa.-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抽油杆柱设计抽油机型号为:CYJ10353HB,悬点最大载荷为10kN,光杆最大冲程为3m,减速箱曲柄轴最大允许扭矩为5kN*m。由于杆柱长度设计较为复杂,当已知井底压力和沉没压力时按线性关系计算沉没度,由井底流压,,则,得(1)(2)抽油杆的长度(3)为了减小计算工作量,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杆柱设计简化处理,采用单级杆设计19mm,则令单级抽油杆的长

7、度为1382.2m直径d/mm截面积fr/cm空气中每米抽油杆质量qr/(kg./m)192.852.30悬点最大载荷其中,其中:泵径为0.044cm,① 代入数据得到② 最小悬点载荷,代入数据得到则最大应力,最小应力③ 在抽油杆的选取时,由于未给出油井有硫化氢等气体,则仅考虑有矿化水的情况抽油杆的使用系数使用介质D级杆C级杆矿化水0.90.65对于C级杆:,其中-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应力范围比对于D级杆:,其中应力范围比由于C级杆应力范围比大于1,D级杆应力范围比小于1,则选取D级杆作为本系统的抽油杆。泵效

8、计算1.泵效及其影响因素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Q一般都比理论产量Qt要低,两者的比值叫泵效,表示为:2.产量计算实际产量计算公式:,泵的理论产量:,冲程损失系数:,,充满系数:,,。-8-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光杆功率:水利功率:井下效率:地面效率:系统效率:-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