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ID:18563478

大小:8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9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4页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秋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李春和校对人:张宏瑞2014.7.20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乃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是我们常引以为豪的。但诸多眼前的情景,又常常扫了人们生于“礼仪之邦”的豪兴,举凡需顺序办成而又没有强力维持的事情,参与者

2、总会一窝蜂地乱起来。这样的场合里,别说寻不见礼仪的影子,相反倒可看到流寇式哄抢的样子。这几年出洋观光的人多起来,但观过洋光的人,非但未见那里的“腐败透顶”,还大赞人家的文明礼貌,于是愈加叹息我们这礼仪之邦里的无“礼”了。初时我也是忧心地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时常想念着“如礼如仪”的古旧时光的倒转。大凡心智正常的人,有谁不希望生活于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时代呢?于是常盯着那“礼仪之邦”做着美梦,盯得久了,却发觉先前对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只是误解。自汉武始,我们就是唯儒独尊了,所以自那时便奉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3、,非礼勿动”的礼自然是儒家的礼,也就是礼仪之邦里的礼。对这礼,至圣先师说“吾从周”,也就是说儒礼乃周礼。周朝确是重礼的,那是治国方略,“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可等我们看一看周礼,知道那“礼”只是对君臣、父子、长幼、亲疏、贵贱之间界限的严格规定,里面尽是怎样祭天祭祖,君臣之间该怎样叩拜,官官之间该怎样说话,还有婚丧嫁娶该是怎样程序之类,这末后的一项至今我们仍在实行着。受独尊的儒礼是极严格的,比如君臣之间的会见,必是三叩九拜,口呼万岁才行,否则即是犯上欺君,要将脑袋砍去。再如皇上衣服,即便那是最时髦的装束,别人也不可去追穿,

4、不然也要砍头。至于官官之间怎样应酬接待,也有不能僭越的礼仪。现在皇帝和大臣的戏正在流行,要想知道礼仪之邦里的礼仪,不妨挑选点严肃的看一看。最初的儒礼是没有百姓的份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是专用于庶人的,而礼则是专由贵族官家来实行的。当然,后来儒礼(自宋朝始)也下了庶人了,至明清更得普及,其因在科举取仕,读书人多了,又必读儒书。但下了庶人的礼也只在读书人中流行。后来儒礼也有增加,但添加的仍不是现在的文明礼貌,而是限制女人的礼,贞节牌坊便是证明。这便是礼仪之邦里的礼仪,而且被独尊了二千余年,结果呢,是儿子见了老子唯唯

5、诺诺,“儿子的话在没说之前便已错了”,百姓见了官员则是战战兢兢,小官见了大官是小心翼翼,精心侍候,百官见了皇上则更是如履薄冰,唯恐言行违礼而掉了脑袋,女人则是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差不多就是古时“礼仪之邦”的全貌,而这样的礼仪又何曾完全地消失过呢?只是这并非人们呼唤的现代文明礼貌罢了。所以,在呼吁“礼仪”的今天,决不能搞“礼仪之邦”的恢复,人心的向古,应是建设新礼仪。1.下列关于“礼仪之邦”里的“礼”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A.从当今中国来看,“礼仪之邦”中“礼”在我们眼前的诸多情景中荡然无存,如那些

6、需要顺序办成而又没有强力维持的事情,参与者总是哄乱。B.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的中国,人们生活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也就是今天人们所向往的“如礼如仪”时代。C.“礼仪之邦”里的礼自然是儒家的礼,至圣先师所遵循的就是儒礼,儒礼在周朝是治国方略,“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D.“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已经被独尊了二千余年,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由此可以看出其对我们的影响之深。1.B.(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有谁不希望生活于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时代呢?”“盯得久了,却发觉先前对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只是误解”说明这样的生

7、活仅仅是作者的想象,并非事实。)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出洋观光的人多起来,我们越来越发现国外的文明,越发凸显出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礼仪”的影子,显得无“礼”了。B.周朝的礼只是对君臣、父子、长幼、亲疏、贵贱之间界限作了严格规定,其中的某些程序至今还在沿用。C.君臣之间的会见一定是三叩九拜、口呼万岁的,否则就犯了欺君之罪,由此可见受独尊的儒礼是极严格的。D.儒礼的适用对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只限于贵族官家到后来的庶人,特别是明清时期,儒礼已经在百姓之间流行了。2.D.(与原文不

8、符,原文是“但下了庶人的礼也只在读书人中流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一方面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实,一方面又怀念“如礼如仪”的古代,这让我们对现实越发不满,从而渴望回到古代。B.古代的君臣之间怎样叩拜,官官之间怎样说话,这些都有一定的礼仪且不能僭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