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39336
大小:4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19
《ugsnx复杂壳体建模技术_产品创新数字化(plm)_cad_196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UGSNX复杂壳体建模技术_产品创新数字化(PLM)_CAD 一、前言 在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产品设计建模处于龙头地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产品设计建模重要性的真实写照,对于复杂壳体而言更是如此。 复杂壳体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是燃油附件产品研制生产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深入研究和探索复杂壳体建模技术无疑具有紧迫的实际意义。 本文所讨论的建模,是指三维实体几何模型,不包含二维制图的内容。 二、模型质量的基本要求 本文所指的复杂壳体,是指发动机燃油附件中需要模具
2、设计和数控加工的壳体类零件,它具有孔系特征多、铸造表面形状复杂的特点(图1)。因此,对模型质量的要求比一般简单零件更严格。 图1 典型壳体零件(局部) 复杂壳体模型质量的基本要求: *正确性:模型应准确反映设计意图,对其内容的技术要求理解不能有任何歧义。要确立"面向制造"的新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模具设计、工艺制造等下游用户的应用要求,做到与实际的加工过程基本匹配。 *相关性:应用主模型原理和方法,进行相关参数化建模,正确体现数据的内在关联关系,保证产品信息在产品数据链中的正确传递。 *可编辑性:模型能编辑
3、修改,整个建模过程可以回放(Playback)。模型可被重用和相互操作。重用性和相互操作性是由可编辑性派生出来的重要特性。 *可靠性:模型通过了UG的几何质量检查,拓扑关系正确,实体严格交接,内部无空洞,外部无细缝,无细小台阶。模型文件大小得到有效控制,模型没含有多余的特征、空的组和其他过期的特征,总能在任何情况下正确的打开。 三、建模的思路和策略 设计意图决定建模的思路和策略。产品设计师应首先十分清楚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不能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急于建模。 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设计意图至少应包括:
4、*壳体以及与之有关的零部件在产品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 *壳体内部结构、外形轮廓、表面形状、定位孔(面)和主要设计参数。 *模具设计的有关信息:模具类型、结构、分型面、型芯、拔模角等。 *工艺设计的有关信息: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基准、数控加工要求等。 *模型中特征的相互关系。 *模型潜在的改变区域,改变的幅度大小。 *模型被另一项目拷贝和修改的可能性。 当明确了设计意图以后,就需要建立整体的建模思路,依次是: 1)进行特征的分解:分析零件的形状特点,然后把它隔离成几个主要的特征区域,接着对
5、每个区域再进行粗线条分解,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总的建模思路以及一个粗略的特征图。同时要辨别出难点和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2)基础特征-根特征设计:确立建模的起点。在选定好设计基准的基础上,通常情况下用草图而不是用体素特征(UG的体素特征有长方体、圆柱、圆锥、球)作为模型的根特征。 3)详细设计: 先粗后细--先作粗略的形状,再逐步细化; 先大后小--先作大尺寸形状,再完成局部的细化; 先外后里--先作外表面形状,再细化内部形状。 4)细节设计:最后进行倒圆角、斜角、各类孔系,各类沟槽… UG软件功能十
6、分强大,实现同一功能往往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命令选择,虽然可能实现同一目的,其方法却有优劣之分,这就需要找出最合适的建模方法来。 *建模策略重点考虑的具体方面是: 1)如何选择特征类型(成型特征、特征操作、草图); 2)如何建立特征关系(尺寸、附着性、位置、时序); 3)定义草图约束; 4)创建表达式。 四、建模的一般步骤 复杂壳体通常为测绘设计或改进改型设计,建模的步骤一般是: *梳理设计意图,规划特征框架。 *打开种子文件,搭建建模环境。 *确定零
7、件的原点和方向。 *建立最初始的基准。 *创建草图作为建模的根特征。 *在特征创建过程中,优先添加增加材料的特征,再添加减少材料的特征。 *按加工过程进行特征操作。 *坚持边建模边分析检查的原则。进行过程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造成因问题累积而导致后续大量返工,严重时还会推倒重来。 *养成边建模边保存的良好习惯,防止意外事故(如停电)而丢失数据。 *输入部件属性。 *创建引用集。 *清理模型数据。File-〉Utilities-〉PartCleanup,可以删除
8、不用的对象、不用的表达式、"撤销"数据和清理特征数据。 *进行模型总体检查,提交模型。 五、建模技术(一):实现相关性的方法和技巧 在产品设计中,零件不单单是孤立的几何元素设计,从设计到制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