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36581
大小:10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8
《刑法学笔记[1]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刑法的功能 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刑法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期待达到的目的。2、刑法的体系 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即刑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内部结构是如何排列的。3、但书 凡在刑法条文中用“但是”这一连接词来表示条文内容的转折关系,从“但是”开始的文字,在理论上被称为“但书”。4、刑法学 是指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5、刑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贯穿于全部刑法,确定犯罪与刑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罪刑相当又称“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罪行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刑法的适用范围 又称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一部刑法适用于
2、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是指刑法适用于哪些地方和对那些人有效。普遍管辖 是指以保护各国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各国共同利益和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的刑法。刑法的溯及力 是指一部新的刑事法律通过、施行以后,对它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这一法律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这一法律就没有溯及力。犯罪 是统治阶级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严重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刑罚处罚的行为。刑
3、事责任 是消极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它是指犯罪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后向国家担负的刑事法律后果。犯罪构成 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实际上就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的要价。犯罪客体 旨在说明犯罪侵害了什么样的社会利益,即犯罪指向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 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施加某种影响的具体的物或具体的人。犯罪客观方面211、刑法的功能 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刑法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期待达到的目的。2、刑法的体系 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即刑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内部结构是如何排列的。3、但书 凡在刑法条文中用“但是”这
4、一连接词来表示条文内容的转折关系,从“但是”开始的文字,在理论上被称为“但书”。4、刑法学 是指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5、刑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贯穿于全部刑法,确定犯罪与刑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罪刑相当又称“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罪行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刑法的适用范围 又称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一部刑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是指刑法适用于哪些地方和对那些人有效。普遍管辖 是指以保护各国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各国共同利益和犯罪
5、,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的刑法。刑法的溯及力 是指一部新的刑事法律通过、施行以后,对它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这一法律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这一法律就没有溯及力。犯罪 是统治阶级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严重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刑罚处罚的行为。刑事责任 是消极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它是指犯罪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后向国家担负的刑事法律后果。犯罪构成 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实际上就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的要价。犯罪客体 旨在说
6、明犯罪侵害了什么样的社会利益,即犯罪指向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 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施加某种影响的具体的物或具体的人。犯罪客观方面21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活动客观外在表现。其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必要条件)、犯罪对象、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危害行为 是指人在自己意识意志支配下实施的有害社会的身体的动静。作为 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即法律要求人们不应为,而行为人确有所为。不作为 是指行为人负有刑法要求的必须履行的某种特定的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这种义务的行为。危害结果 是指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
7、的社会关系的具体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犯罪主体 是指具有形式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年龄 是指刑法理论上将刑法规定的应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犯罪的特殊主体 刑法中,有些犯罪除了具备一般主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外,还要求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才才构成的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人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犯罪故意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
8、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一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