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ID:18494430

大小:5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8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_第1页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_第2页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_第3页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_第4页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筑路机械系、机械系以及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部分)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主要从事工程机械领域设计、制造、管理和运用等方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机械学院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等3学科领域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06名。工程机械学院拥有筑路机械、机械电子等7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2127名。工程机械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三个行政机构;筑路机械系等7个专业系;筑路

2、机械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和实验管理中心。工程机械学院目前在岗教师90人,其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43人。在职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8人。一、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2003年批准成立的,该学科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共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是交通部部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流动站的总体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以工程机械机群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工程机械牵引动力学、智能化工程机械与装备、工程机械自适应控制技术、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工程机械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新能源开发与节能

3、、高等级公路快速养护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我国的公路交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流动站在公路施工机械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科研经费充足,在许多方面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随着我国对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流动站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公路交通事业培养筑养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也承担着国家公路建设中有关筑路工程机械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已成为对公路交通行业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专业。该流动站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研究群体,是当前国内高校中工程机械学科一

4、支能力较强、人数最多的教学与科研生力军。流动站拥有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交通部重点实验室、两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级筑路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有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工程机械试验研究基地,拥有能进行各种工程机械模型或原型实验,能进行各种工程机械工作装置与工作介质相互作用过程实验的亚洲最大的室内试验土槽(110m×7.8m×2.5m),拥有汽车全自动检测线和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汽车环形试验场等先进设施,是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理想基地。二、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1、机械设计及理论该学科于1958年创立,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道路施工

5、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机械重点实验室,经过50年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数名优秀技术人才,而且已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颇具影响的知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理论及作业质量控制、机械系统仿真与抗疲劳设计、机械自适应控制及智能化。2、机械电子工程该学科从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子项“智能压路机控制技术方案研究与设计”以及“高等级公路同步碎石封层成套设备与施工技术研究”、“特种多频振动高密实度压路机研”、“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37m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性

6、能综合研究”等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EI收录15篇,SCI收录2篇,出版专著及教材8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液压传动与控制、高等级公路快速养护技术、智能检测与诊断。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该学科拥有600m2的综合实验室,各种加工设备齐全配套。在“211”建设中,购置加工工中心、数控机床等大型设备。使加工中心及软件开发、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与生产、CAD/CAM/CAPP系统软件开发的能力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完成的“滚针轴承940100系列CAD/CAPP系统”和“外么千分尺CAD系统”科研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切削过

7、程计算机在线监测”项目得到交通部科技基金资助。“稀土磁致伸缩功能材料研究”达到国际水平。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动力机械系统控制与仿真。三、师资力量焦生杰,男,生于1955年10月,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院长,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压实机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自动测试分会副理事长,《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杂志主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