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ID:18492933

大小:121.4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8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届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3.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

2、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

3、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8.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

4、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10.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小康的过程中:()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活动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

5、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1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6、)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15.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D.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16.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17.揭示事物发展

7、形式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18.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政治实践19.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20.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唯一的 B.人脑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C.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客观

8、世界的真实反映D.否认意识的主观性将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2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22.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