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90954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8
《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 柳如是的诗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柳如是的诗词?-----------------------------------------------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7~-------------------------------------
2、------------------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柳如是的诗词?-----------------------------------------------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7~-------------------------------------------------------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3、------------------------------------ cbu-dddjjc的答复:刚刚 杨柳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柳意象系统由柳枝、柳絮、柳叶等组成,其自然物理特质适应了古人的思维方式,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古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如“柳”、“留”谐音,产生了由折柳赠别之俗带来的离情别绪;修长的柳丝与人们情意长久、永久平安的期盼吻合,指向相思念远和思乡念土的情绪;柳缘其同乡旧景记忆表象融合常勾起人们缅怀故旧之情;柳之荣枯易让人联想到自身华年不永的感物伤己之思;千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柳丝和满城风絮,恰合人的闲愁情状,故有”春愁
4、如柳絮”、“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之说;柳之美感与风韵在魏晋时已被认同并具备象征整体的人格化意味;而飘飞不定的柳絮,与青楼妓女的命运十分类似,于是章台柳便与妓女结下了不解之缘;柳又因着五柳先生之名而有了隐居清高的意味。 人们赋予杨柳许多的意象内涵正是因为人本身具有如此之多的情感因子。费尔巴哈认为,人由于对象而意识到自己:对于对象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人由对象而认识自己,人的本质在对象中显现。⑴-----------------------------------------------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
5、谢阅读-----------------------------------~7~-------------------------------------------------------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在杨柳的身上,人们找到了很多对应的本质显现,千百年来杨柳逐渐积淀成为一个母题性意象,它包含了极大的思想与情感容量,凝聚了先人无数次相似的心理因素与感受方式,杨柳成了诗的化身,情的化身,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集体无意识在历史的驿路中传承。 在历代写杨柳的诗人
6、中,柳如是是较独特的一个。 柳如是,明末清初卓荦不凡的风尘奇女子和女诗人,原名杨爱,字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一字蘼芜,号我闻居士,又号河东君。出生于浙江嘉兴,幼时家遭巨变,被卖入青楼,浙江名妓徐拂爱怜之,指导其操习诗文书画。14岁时被返乡宰相周道登鬻于勾栏,强索为侍妾,教以文艺,却为群妾所妒,被逐出相府,后以“相府下堂妾”的身份高自标置,独张艳帜,交游于高才名辈,与宋辕文、陈子龙、钱谦益等著名文人曾有过恋情,尤倾心于陈子龙,后结缡于钱谦益,对钱降清后复又支持复明活动有很大影响。她不仅是一位“风姿逸丽”的青楼女子,更是一个具有过人才情
7、与忠烈意志的不凡女子,其文学成就为当时和后人所称道。 柳如是著有《戊寅草》和《湖上草》两本诗文集,加上与钱谦益等人的唱和之作《东山酬唱集》中之诗,共得存诗159首,词33首。柳如是对杨柳有特别的情感,在她的诗词中出现杨柳意象的达43首,略加整理,大致可分为四类。 首先,是完全以杨柳自况身世的,如《杨白花》、《西河柳花》和《金明池·咏寒柳》等,诗人赋予杨柳“我”之主体色彩,将自己的遭际行状与杨柳相映射,以人格化的柳指代自己,物我交融。其次,杨柳意象着“我”之色彩较浓,同时也赋予其伤别的意绪,相思的哀怨等多重内涵。如《秋尽晚眺》其二、《梦江南·怀人》
8、其八等,虽不是整首自况,却于杨柳中寄寓了自我,使诗词蕴味深厚,情思邈远,更加耐人寻味。其三,仅以杨柳寄托离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