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

ID:18488155

大小:279.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18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_第1页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_第2页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_第3页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_第4页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潼南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市潼南县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为了将重庆市潼南县城市污水收集到潼南县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拟在潼南县新、老县城兴建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线工程。本工程A线主要收集老县城污水。本工程挖孔桩主要在变配电间,共计10根,其中φ1000的四根,φ900的六根,本工程采用端承桩基础,桩端扩大,以卵石层为持力层。卵石承载力特征值:frk>=0.4MPa。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位置与交通概况勘察区位于潼南县城,交通运输的骨干是公路运输,勘察区交通便利。2、线路区工程地质条件2.1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线路区位于潼南县新、老县城城区,沿涪江两岸延伸至潼南污水处理厂

2、,交通较为方便。线路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9℃~18.5℃,最高气温40.8℃(1972年8月27日),最低气温-3.8℃第32页(1963年1月15日),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986.00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最大日暴雨量426mm(1981年7月13~14日)。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

3、/s(1961年8月4日),最大风力达35m/s,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场地地表水体主要为涪江,涪江属嘉陵江支流,常年水位为216.23~221.45m,根据潼南水文站资料,涪江常年洪水位236.75m,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245.75m。A线将在谭家桥位置穿越涪江,据调查,该位置涪江的最低冲刷深度为224.80m。目前潼南县城污水多直接排放涪江中,形成多个排放口。2.2地形地貌A线分别沿涪江“U”型河谷两岸由西向东延伸,A线位于涪江右岸,除A线过涪江段为涪江河床地貌外,其余地段为涪江一级阶地地貌。A线K0+0.00~K1+800段地形横坡坡度角15~

4、40°,纵坡坡度5~20°,其余地段地形平坦。沿管线地面高程227.32~257.53m,相对高差30.21m。2.3地质构造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龙风场向斜南东翼,岩层产状较为平缓,岩层呈单斜产出,其产状为305°∠6°。经场地出露的基岩调查发育两组构造裂隙:Ⅰ组裂隙:倾向200°~220°,倾角70°~82°,间距1.3~2.7m,倾向延伸1.8~4.6m,张开度1~5mm,裂面较平整,无充填,未胶结,结合较差,属硬性结构面;Ⅱ组裂隙:倾向20°~30°,倾角75°~80°,间距2.0~5.6m,倾向延伸2.1~5.2m,张开度1~4mm,裂面呈锯齿状,无充填,未胶结,结合一般,属

5、硬性结构面。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A.0.4表划分,岩体属块状结构。第32页2.4地层结构及岩土工程特征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线路区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冲洪积粉土(Q4al+pl)、卵石土(Q4al+pl)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砂岩、泥岩互层组成。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杂色,以暗紫色为主。由粉质粘土、卵石、碎块石、建筑垃圾组成,硬质物含量不均,一般占总质量30~60%,粒径20~300mm。分布于线路区的房屋集中区、线路区,堆填时间老居住地一般

6、大于5年,厚度0.50~11.80m。根据填龄、回填方式和触探综合判断:A线K0+0.00~K0+200段填土结构松散、饱和;A线K0+500~K1+900段填土结构稍密状、湿;A线K1+900~K2+300段填土结构松散状、干;A线K2+300~K3+060段填土结构中密状、干;B线K0+0.00~K0+300段结构稍密状、干;B线K0+900.00~K1+700段结构松散状、干;B线K1+700.00~K3+540段结构稍密状、干。粉质粘土(Q4el+dl):褐红色。切面较光滑,手捻滑感强,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多呈可塑状,局部含少量直径为1~2.5mm的

7、钙质结核。表层可见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于A线K0+300~K1+400段右侧地势较高的斜坡上,厚度0.97~1.10m。粉土(Q4al+pl):暗褐色。切面无光泽,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多呈中密,湿状,局部含小卵石。表层可见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于A线K3+070~K4+320段和B线K0+0.00~可+600段,厚度0.60~14.80m。第32页卵石土(Q4al+pl):杂色,母岩成份为沉积岩、岩浆岩。卵石呈亚~椭圆状,交错排列,颗粒级配差。粒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